《商情》美棉周跌近6% 創近四個月來表現最差

【時報-台北電】綜觀一周國際棉花期貨呈疲走勢,主要受美元強勢上漲和國際油價疲弱走勢打壓,由於美國公布上月零售銷售、就業以及消費者和生產者物價指數數據意外強勁,顯示通膨壓力揮之不去,亦提振聯準會(Fed)將繼續保持緊縮政策的預期,助長美元多頭氣勢;另外,國際油價受美釋出戰略儲油,以及庫存連8周上升,市場供過於求疑慮,致油價跌逾一周新低,多方利空消打,令期棉承壓走軟,截至本周ICE近月期棉於每磅80.25-85.64美分波動,一周跌近5.9%,並創去年10月底以來一周表現最差。

分析師表示,近一周棉價大跌主要受到部分交易商開始大規模轉倉,由於下周一(2/27)為美國總統日假期休市,投機客和棉商的轉倉壓力增加,而隨著美元回到堅挺走勢,將對延續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同時也促使棉花消費的復甦更加艱難,推估短期內棉花價格不排除仍承壓走跌。

周一(2/13)ICE棉花期貨反彈小漲,受上周美國棉花總會NCC預期2023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下降17%,產量減少亦為市場帶來提振,以及美元指數走弱,激勵少量買盤回補,棉花期貨終場小漲作收,周二(2/14)ICE棉花期貨回跌,美國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高於預期,美聯儲可能進一步升息,美元上漲以及美股下跌,令棉市承壓下跌,周三(2/15)ICE棉花期貨大跌,市場對通膨和加息的擔憂持續擴大,美元指數大漲,同時給商品市場帶來壓力,引發沈重賣壓,期棉單日挫逾3%,周四(2/16)ICE棉花期貨連3黑,由於上周美棉簽約有所減少,而且美元創六周高點,持續令金融和商品市場承壓下跌,棉花期貨連續第三天下跌,並失守每磅82美分,觸逾1月的低點,周五(2/17) ICE棉花期貨續疲,跌至一個多月低點,儘管棉花出口銷售利好,但因美元堅挺至6周高點以及國際油價走軟打壓,令期棉創近四個月來表現最差的一周。

鄭棉期貨弱勢震盪,近一周盤面於每噸14210-14445人民幣,周跌2.6%,本周棉花需求偏弱,新增訂單有限,部分企業主要以趕制年前訂單為主,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棉價開始回檔,鄭棉期貨震盪下跌,預計下周棉花價格仍偏弱整理。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20230213-20230217)

2/15近月3月美棉報82.55美分,日跌3.3%,創去年12月7日以來最大。

2/16中國棉花328級價格指數每噸14700人民幣,創2020年12月11以來低點。

2/17近月3月美棉報80.25美分,創逾2個月新低。

2/17近月鄭棉報14240人民幣,較月初累跌逾6%。

2/17美棉現貨報79.46美分,觸逾6周低點。(編輯:鄧凱綺)(商品行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