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塞港、紅海危機 貨櫃三雄會漲多久?專家曝航運後市

【時報-台北電】在塞港、紅海危機、馬士基取消航班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6日股價同步上漲。專家預估,紅海危機短時間內無解,高運價的狀況可能會持續下去。

在國際環境和馬士基調整運力等因素刺激下,帶動運價攀升,也對國內貨櫃三雄股價帶來上漲的力道。萬海仍是這波漲幅最大的航商,才剛剛解除處置股,股價就攻上漲停,外資連二日賣超4,900張。陽明上周結束處置股後,遭外資單日大賣8.2萬張,不過外資繼續回補,連續三日買超共4萬張。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航運龍頭馬士基調高全年獲利目標,從40億美元到60億美元,提升到70億至90億美元,對航運業帶來利多,紅海危機看起來沒那麼快結束,同時近期電子股沒有過去那麼強,就給了航運股表現機會。

儲祥生表示,貨櫃三雄雖然在2021年因為「大排長榮」等議題,股價衝上歷史高點,但是航運業營收最高的時候卻在2022年,股價提早基本面一年,所以一旦趨勢不對,股價就會掉下來。

他強調,航運業目前最大利空就是運力過剩問題,今年供過於求約6%,卻因為紅海危機吃掉過剩運力,明年供過於求有3%,運力還會不斷開出來,在短時間內都會有運力過剩問題,需謹慎以對。

航運巨頭馬士基近日宣布,由於地中海和亞洲地區的港口嚴重壅塞,導致船班延誤,取消原定7月初由中國大陸和南韓出發的2趟航班。外電指出,新加坡、杜拜等地的港口壅塞越來越嚴重,主因是貨運需求暴增,紅海危機繞道好望角,以及氣候不佳。

新加坡是全球貨櫃吞吐量第二大港口,出現壅塞狀況將影響全球航班,中國大陸、西班牙、美國等地也出現港口雍塞的狀況。部分遠東超大型貨櫃船會在巴賽隆納等地卸貨,改由小型船舶轉運到目的地。(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彭(女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