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天龍區換人當!豪宅多、米其林多、藝廊多 大直「這2里」年均收飆破200萬

▲在眾多財團大舉投資之下,如今大直商圈已成為高消費力的新興商圈。(圖/彭世杰攝)
▲在眾多財團大舉投資之下,如今大直商圈已成為高消費力的新興商圈。(圖/彭世杰攝)

台北大直商圈近年來吸引多家財團獵地,投資興建豪宅、頂級商辦、大型商場與5星級飯店;這個日治時代曾是髒亂又不起眼之地,如今早已成為豪宅多、米其林多與藝廊多的高消費力新興商圈。

文/林苑卿

《財訊》報導指出,根據財政部綜所稅申報資料統計,2020年台北市蛋白豪宅區之一的大直,劍南站商圈整體家戶平均年收入約188.8萬元,其中金泰里與明水路所在的成功里家戶平均年收入更飆破200萬元大關,遠高於台北市平均收入的120.7萬元,堪稱「台北新天龍區」。

大直商圈「富人區」的消費底氣十足,給外界的印象有三多:「豪宅多、米其林多、藝廊多」;對照基隆河截彎取直之前,已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財訊》報導指出,自2009年開始在大直商圈插旗的虹光集團創辦人宋良浩,原本是大稻埕囝仔,1970年遠赴印尼投資,最終成為印尼紡織大王。2008年,政府啟動鼓勵台商鮭魚返鄉政策,宋良浩家族也在這時候返台布局房地產。「2008年時,宋良浩已經年過70,他回到台灣,想要把一部分資產留在故鄉,並交由家族第3代、虹光大江董事長宋大江負責。」虹光大江總經理曹松連指出。

商圈鄰近內科 吸引企業相繼開發

當時,虹光大江先承租信義區的國貿大樓樓層當作總部,同時尋找下一個「信義計畫區」。宋大江認為,信義計畫區結合商業與辦公,已經是成熟的商圈,接下來只有大直具備這樣的條件,特別是還鄰近科技業重鎮—內湖科學園區。

《財訊》也發現,因此2009年開始,「哥哥(宋大江)就跟著爺爺(宋良浩),在大直挑選適合土地,再根據條件,開發為商務和商場」。比宋大江小10歲的虹光大華董事長宋大華在紀錄片中自述。目前虹光集團在大直商圈,除了設有總部虹光Live,去年也剛在福植路啟用了一棟新商辦。

廣告

隨著各大財團搶進,大直商圈除了匯聚更多頂級商辦之外,也將逐漸成為企業的總部所在。如2011年,開發金子公司凱基證券買下明水路土地興建總部,2013年全聯也向瑠公農田水利會租賃土地蓋營運總部,2023年和泰產險也在敬業2路購地自建總部大樓。...(本文完整版請見《財訊》雙週刊684期)

延伸閱讀:

磚廠變豪宅、鴨寮成商場!日治時代曾是髒亂不起眼之地...大直如何翻身台北新興商圈?

大直神祕大地主起底!買進美福、莎多堡 一文看懂陳春銅是誰

萬豪走過「入住率8%的日子」 飯店大亨劉恒昌:現在缺工不缺客!

忠泰集團首度跨足大型商場 用「賭城概念」打造城市新樂園

土地開發起家 跨足飯店、商場!永紅看到大直就轉念 買了就捨不得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