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概念股高力、中興電、士電等去年營收創新高,今年營運續看增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儲能、綠能相關概念股在2023年開紅盤後成為盤面重心,從2022年營運來看,高力(8996)、中興電(1513)、士電(1503)及東元(1504)全年營收均創新高,風電的永冠-KY(1589)儘管去年營收沒創高,但12月及第四季營收則寫新猷,而高力與士電也同步在第四季營收創單季新高紀錄。 高力自結2022年12月營收為3.13億元,創新高,年增58%;累計2022年第四季營收為8.97億元,也創單季新高,年增54%,季增17.8%;累計2022年營收為28.44億元,年增27.44%,突破2016年27.07億元新高紀錄。

高力去年業績成長主要為歐洲來自RepowerEU計畫,熱泵需求增長,天然氣價格上揚與政府階段性停售鍋爐,製熱設備將逐漸替換為熱泵和區域供暖。中國則有政府鼓勵新能源產業,燃料電池需求增加,且2060年碳中和目標,推升熱泵區域供暖區需求上揚。

高力2023年主要成長動能仍來自熱泵及熱能,其中熱泵第一季、第二季及第四季都將會推出新產品,整體營收比重將自去年前三季的25%大幅提高至35%,目前訂單能見度約4-5個月;高力指出,隨生產設備真空爐擴增下,今年產能將可提升40%,整體來看,今年產能可望拉高25%,至於氫能應用技術上,成功開發75kW發電設備,今年進入量產階段。

中興電自結2022年12月營收15.74億元,年減20%;累計第四季營收為48.07億元,年減6.8%,季增3.7%;累計2022年營收為185.53億元,創新高,年增2.92%,因產品結構轉佳,法人估,全年毛利率約為26.8%,每股盈餘可達4.7元。

中興電在高壓GIS市占率達85%,在手訂單達250億元,其中180億元為台電訂單,因台電強化電網計畫達十年因此後續將陸續再增訂單。剩餘在手訂單因多應用於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及儲能系統,在2025年綠能及儲能政策目標引導下,其訂單能見度也將相對明確。

產能部分,由於需求旺盛因此產能稼動率將由去年136%提升至今年的165%,在第一季陸續有新產能開出將在營收上產生貢獻,預估重電營收將有至少有兩成的成長。

士電自結2022年12月營收為27.33億元,為連續6個月成長,年增4.2%;累計第四季營收為79.76億元,創單季新高,年增16.2%,季增7.33%;累計2022年營收站上300億元大關達307.45億元,連續第二年創新高,年增11.05%。

因應綠能,士電啟動擴產計畫,斥資逾十億元資金興建新廠,除台電強韌及汰舊計畫外,也包括綠能及電子業商機。士電除自己的新竹重電、新豐及電裝三廠外,也自建屋頂型太陽能電廠,總建置容量近5MW(百萬瓦)外,在雲林台西一帶已取得超過百公頃土地,且持續擴大獵地,目標建置160MW以上之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

跨足綠能工程部分,下一階段要自行建置太陽能發電廠及儲能場,到未來表後市場的電力營運、電力調度,最終以成為光、充、儲解決方案系統商為目標。

東元自結2022年12月營收為51.6億元,年增0.64%;累計第四季營收149.46億元,僅次於2013年第二季150.23億元,為歷史單季次高,年增8%,季增0.87%;累計2022年營收達582.09億元,突破2013年566.1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13.4%。

展望2023年,東元機電系統事業群的傳統馬達變頻方案,中國大陸和台灣市場需求趨緩,不過在北美市場續健康成長,節能估今年在機電系統業績可持平。智慧能源則有機會業績大幅成長。

印度新廠布局部分,今年第一季可投產,新廠初期年產能預估5萬顆馬達,東元也與印度電動車廠探討合作規劃,可能在印度加入電動車產能,仍正在規劃中。

永冠-KY自結2022年12月合併營收為9.53億元,創上市來單月新高,月增3.40%,年增16.05%;第四季合併營收為27.6億元,創掛牌來單季新高,季增11.25%,年增20.16%;累計2022年營收為93.84億元,年增4.87%。

展望2023年,永冠指出,全年出貨目標將設定為20萬噸以上,較去年出貨噸數19萬2082噸成長。

展望2023年,在綠能及強化電網業務下,各家公司訂單能見度長達數年,加上寡占市場有助於獲利結構轉佳,市場普遍看好今年營運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