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也有清明節!人人快樂乾伏特加

▲俄羅斯人也有個類似清明節的掃墓、追思節日「Radonitsa」(Радоница),但這個傳統節日卻要民眾「保持開心」、「保持喜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俄羅斯人也有個類似清明節的掃墓、追思節日「Radonitsa」(Радоница),但這個傳統節日卻要民眾「保持開心」、「保持喜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清明節在華人世界裡是個紀念祖先、闔家團圓掃墓的日子,不過虔誠的俄羅斯東正教徒們也有一個類似的「掃墓追思節」(Radonitsa,俄文:Радоница),然而相較起清明節較為肅穆的氣氛,俄羅斯的「清明節」卻必須保持快樂、喜悅的心情,不僅不避諱討論亡者的過去,還會開開心心地吃起色彩繽紛的奶渣蛋糕、傳統甜點。

在俄羅斯,紀念亡者的掃墓、追思日「Radonitsa(Радоница)」就像是台灣人的清明節,通常會在四月底到五月初舉行;但也因為訂於東正教重大節日復活節後的第九天,也就是節日後的下個星期一,同時結合了基督信仰當中慶祝基督重生的「復活節」傳統,因此歡慶生命的意涵多過於為亡者哀悼,而在烏克蘭、白俄羅斯也有著相似節日,烏克蘭則稱其為「Provody(Проводи)」。

<p>▲烏克蘭人也有著類似清明節的「Provody(Проводи)」,民眾會前往墓地追思紀念。(圖/維基百科/Проводи на Хуторі Тимки, 2014)</p>

▲烏克蘭人也有著類似清明節的「Provody(Проводи)」,民眾會前往墓地追思紀念。(圖/維基百科/Проводи на Хуторі Тимки, 2014)

俄羅斯的清明節「Radonitsa」一字在斯拉夫語言學家的追溯下,發現源自於「降生」、「喜悅」等詞彙,這個節日被安排在復活節之後,代表的意思就是告訴人們千萬不要因為失去親人而感到悲傷失意,而是要為這些已故的親朋好友們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安息而感到欣慰。

在這一天,俄羅斯人們也會闔家前往已故親人、祖先的墓地進行打掃與祭奠。由於俄羅斯幅員廣袤、天冷極寒,俄羅斯人會按照傳統習俗清掃墓地,檢查墓碑是否因低溫而出現裂縫,並在墓碑前供上鮮花與繪有彩色圖案的雞蛋、蠟燭、蜂蜜薄餅、奶渣蛋糕等。

▲俄羅斯人會在墓碑前放著蠟燭與雞蛋。圖為莫斯科達尼洛夫修道院。(圖/維基百科)
▲俄羅斯人會在墓碑前放著蠟燭與雞蛋。圖為莫斯科達尼洛夫修道院。(圖/維基百科)

這些出現在掃墓追思祭典上的食物也有著不同含意,例如雞蛋象徵著生命力,往往會在復活節出現,代表的是復活、重生;而由麥仁、熟罌粟籽、蜂蜜與蜜漬水果浸泡在少量紅酒中的傳統甜點「kutia」更深具宗教意味,不僅是源自東歐的古老甜點,流傳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與波蘭等區域,更是類似潤餅、春捲,專門在特定節日食用的傳統料理。

廣告

此外,被逗趣稱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在紀念亡者的這一天也不忘喝上一杯伏特加酒,虔誠的東正教信徒會安靜的舉杯並一口乾下,接著到教堂為逝者點上蠟燭,為這些已逝的親友們禱告;這項傳統延續了400多年,就像台灣人對於清明節也發展出線上掃墓、不焚燒金紙等與時俱進的做法,俄羅斯人也會為求方便到專門製作「kutia」的烘焙坊買現成,或是改放假花取代鮮花,但唯一不變的是敬重追思的心意。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戰時穿搭也是哲學!澤倫斯基「橄欖綠T恤」穿出歷史地位
別惹蒲亭?俄國「頭號政敵」納瓦尼獄中仍遭追加13年徒刑
俄羅斯第一位沙皇!暴君「恐怖伊凡」 冷血屠殺嚇壞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