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統計】中國老年比例增加,印度將提供世界龐大勞動力與消費人口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 2022 年底的總人口高達 14.1175 億人,比 2021 年底減少 85 萬人,人口自然成長率每千人負 0.6,出現 61 年來首度負成長,根據最新的「中國人口預測報告 2023 版」,如果是低推估的趨勢,中國出生人口將在 2023 年降至 900 萬左右,2025 年跌破 800 萬,2050 年跌破 500萬。
中國的人口結構老化嚴重,30 年後近 40%人口超過 60 歲
2050 年,中國人口將減少到 11.7 億人,2100 年剩下 4.79 億人,屆時中國就不再是人口大國,但更可怕的是,中國的人口結構老化得非常嚴重,2050 年,中國可能近 40%人口超過 60 歲,中國的適齡勞動人口,屆時必須擔任支撐國家經濟成長的主力,還要扶養老年人口,可以想像財務壓力會有多龐大。
即使中國政府用已開發國家等級的國家資源去提高生育率,至少投入佔 5% 的 GDP 的資源,或許可以提高出生率到 1.4,跟上歐美國家的水平,10 年內出生人口數有機會回升到近千萬,但這只能減緩人口減少的速度。
更何況中國政府以目前的財政情況,幾乎是不可能挪出大量資源到家庭生育項目,而且提高出生率的初期,家庭的負擔壓力會提高,這會是一段艱難時期。
印度:在 2023 年人口數就會超越中國
但是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在 2023 年人口就會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2022 年印度人口數約 14.2 億人)。
印度出生人口在 2021 年超過 2,300 萬人,而且印度的人口結構還相當年輕,這意味著,未來至少 30 年的時間裡,印度的人口還會持續擴大成長,龐大的勞動力和消費人口,這具備成為新時代的世界工廠的條件,例如需要大量低人力成本的中低階技術製造業,印度就能提供。
印度的人口結構是相對年輕的「彈頭型」,對於印度家庭來說,老年族群的扶養負擔相對輕,勞動階層可以更專注撐起國家的經濟生產,不過印度的主要勞動產業還停留在農業階段,生產效率仍然低弱,產業升級需要漫長的時間,還好印度有的是時間。
從目前的人口結構和出生率來看,台灣、南韓、日本、香港都會邁入人口負債結構,而且 21 世紀內,只會越來越嚴重。
日本是最早進入人口負成長的東亞國家,但中國的老化速度,未來會超越日本,中國過去曾經實施一胎化政策,這讓中國的人口結構更為不利。
日本是先富裕了,才進入高齡化社會,台灣跟南韓也是相對富裕了,整個社會比較有資源去應對高齡化社會,但中國大多數人民還沒富裕,恐怕就得硬著頭皮去面對高齡化社會了。
核稿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台灣人均淨資產全球第五,僅次美國、瑞士、丹麥與瑞典
2023台灣貿易趨勢:第二季可能落底,全球製造業復甦後才會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