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紀念醫院 內科加護病房/高壓氧中心主任張厚台 寵物輔療走進醫院 發展可期

身為胸腔科醫師,當看到不少過敏、氣喘、慢性肺病這類病人要接觸毛小孩時,因其毛髮對呼吸道確實有些影響,如果環境上能有所改善的話,相信對毛小孩與民眾互動更有幫助。

動物輔助療法在醫療實務上,是否能真正成為醫院醫療執行方案,目前來說,仍有一大段距離。動物輔助療法走入醫院最大的問題,不論是法規或是大家觀感,就目前為止還沒能跟上。寵物能否進入醫院,在規定上似乎沒有太多相關文字的敘述,但實際如牽引寵物入院,相信會遭驅離。因此在醫院端,現階段能確定的是安寧病房有「狗醫生」,用以陪伴末期病患。

動物進入醫院最大的問題,在於醫療現在相當專業化,大家關心環境感染,以及輔助療法究竟是輔助到哪個領域,如要成為主要療法,就西醫觀點來看還沒有辦法,但如是輔助的話,例如改善焦慮等,則可以多加推廣。

至於醫院能否開放某些科別或是部分區域讓寵物進入,有鑑於目前尚無相關法規及配套措施,恐怕還有討論的空間。當台灣已跟隨歐美走向高齡化與少子化時,相信動物輔助療法會跟國外一樣有更多發展。

有關外界擔心的人畜共通疾病是否會影響醫院病人,由於目前能進入醫院的都是治療犬,這類毛小孩平日有定期檢測與施打預防針,相信較無影響,且可提前預防。至於動物輔助治療未來要走入醫院,建議需規範其治療領域及範圍,例如精神或復健治療犬就已有明確的分類,優先服務給有需要的病人族群。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
英業達 攻5G專網智慧工廠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