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降部分太陽能光電稅率,業者短期毛利衝擊不大,洗產地成本恐增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公告》,將部分太陽能光電等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台太陽能業者指出,短期接單價格已確定,但大多可以以庫存因應,毛利衝擊不大,若透過洗產地方式來到台灣的模組廠,成本恐因此增加。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文件指出,部分太陽能光電、電池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市場人士認為,此次關稅調整或可視為一項重要的去產能措施。
從出口角度來看,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三季,我國出口太陽能光電主材產品合計263.57億美元,其中矽片出口16.77億美元,電池片出口19.21億美元,光伏組件出口更是高達227.60億美元。若以原13%的出口退稅稅率計算,企業可獲得約34.26億美元的退稅額;調整後,退稅額將減少至23.72億美元,降幅達到約10.5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75億元。
儘管中國太陽能光電產業協會已透過限產、限價等手段,在防止惡性競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下調出口退稅稅率對於行業去化產能更為直接且有效。但是對實力較弱、成本控制不佳的出口企業而言,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甚至可能加速退出市場。
台灣太陽能業者指出,由於中國大陸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全球倒貨,部份國家揚言以關稅進行報復,中國政府因而先行調降出口退稅率,讓太陽能電池、模組出口價格上升。
至於對台灣產業的影響來看,業者指出,短期接單價格已確定,但大多可以以庫存因應,毛利衝擊不大,但是對於透過洗產地方式來到台灣的模組成本因而增加,這現象是否減緩對台灣製造業的衝擊,恐怕減緩幅度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