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視野-港銀結餘下滑 市場憂港元穩定

10月18日,香港金管局買入7.85億港幣,承接賣盤後,銀行體系結餘將由今年初的3,780億港幣左右跌至1,030億港幣,銀碼上,結餘跌近七成,加上觸及「1,000億」這類信心關口,港幣的穩定性再引起市場憂慮。

美國聯準會採進取升息遏制通膨,現時目標利率處於3%~3.25%區間。美國「無風險利率」上升,吸引資金流至美元,全球各國貸幣兌美元轉弱,港幣也難以獨善其身。

在香港聯繫匯率之下,港幣與美元掛鉤,弱勢的港幣今年多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匯率(7.85港幣兌1美元),香港金管局連番承接港元沽盤。不過,要判斷港元是否穩健,我們需要先釐清兩個不同的概念。

首先,支持港元流通的是外匯存底。根據香港金管局9月份數字,香港的外匯存底達到4,310億美元,以7.8港幣兌1美元換算的話,是接近33,600億港幣。香港擁有龐大外匯存底的原因之一,是在香港基本法下,發行港元需要100%的準備金。

換言之,每一元港幣都有相應的儲備。現時流通貨幣、香港金管局中的結算戶口,以及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的總和是19,000億港幣,外匯存底是其1.7倍以上,遠超法例要求。

至於香港民眾較關心的銀行體系結餘,是指銀行設於金管局的結算戶口總額。香港金管局在其網站上每日公布,現時結餘大概有1,030億港幣。參考上一次美國升息週期,當時美元利率在2018年底停止升息,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大概在三個月後才停止跌勢,當時只剩下500億港元,且狀況維持了一年多,直到美國降息才回升。

廣告

根據過往經驗,只要美元及港元之間的息差拉開,套息活動因利潤吸引而活躍起來,要待息差收窄才可令套息活動減少,銀行體系結餘才會穩定下來。

從另一角度來看,銀行體系結餘減少,代表港幣數量減少。港幣供應減少,若需求不變,利率上升,這同時也支持了港幣匯價,是聯繫匯率運作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之前,香港銀行體系結餘是接近零的。所以單從結餘減少,是難以定斷港幣出現危機。

不過,即使港幣暫時未現信心危機,美國聯準會的進取升息,讓港幣有壓力跟隨,影響最直接的自然是銀行股。升息同步影響銀行傳統業務的「利息收入」及「資金成本」,前者來自貸款,後者來自存款。升息的影響,還要看銀行有多少貸款及存款,即是要比較收入升得快,還是成本升得快。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今年於下半年快速上漲至3%以上的水平,銀行向同業拆借的「回報」上升了,但資金的成本,尤其是儲蓄存款的利率其實沒加多少,這對於存款充足的銀行較為有利。

另外,銀行會根據自身資產質素,決定是否提升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P),此利息主要向最重要或信用質素最佳的客戶放貸。多家香港銀行在9月時將P提升0.125%至5.125%~5.375%,比起美息升幅,可算是微不足道,原因正是存款充足。

根據香港金管局8月份的數據,香港的貸款對存款比率為88.7%,但正如之前提到,儲蓄存款的利率其實並不高,截止9月底,銀行的平均利息成本仍不足1%。

不過,存戶一定會積極尋找更高的存款利率,銀行被迫提升存款回報,如更高的定存率。這將逐步推升資金成本,銀行的收入因而下跌。因此,投資者在選股上,建議留意一些擁有資產質素較佳的銀行。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