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停看聽】什麼是ETF?槓桿、反向ETF是什麼?有ETF要考試才能買?

ETF成為投資新顯學!不論是想穩穩領息的存股族,還是看準趨勢的波段價差族,都紛紛布局ETF。上場殺敵當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這場ETF戰局中,就靠Yahoo奇摩股市【ETF停看聽】幫投資人建構投資知識!

如果說「ETF」是這一兩年投資圈的關鍵熱字,相信台灣投資人不會反對。根據統計,台股ETF的受益人今年來已增加217萬人,目前來到824萬人的新高水位,市場規模更從2019年的1274億元,增加到現在約4兆,5年成長超過31倍!ETF到底是什麼?有哪些種類?要去哪裡買?這篇將解答你對ETF的疑惑!

ETF規模三級跳,已成全民投資運動,你手上有ETF嗎?
ETF規模三級跳,已成全民投資運動,你手上有ETF嗎? (Vertigo3d via Getty Images)

ETF的英文全名為 Exchange Traded Fund,直接解讀是「可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台灣證券交易所定名為「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由投信公司發行,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的績效表現,並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兼具股票和共同基金的特性。

ETF的概念源自「指數證券化」,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指數」。指數是用來衡量各市場或產業走勢之指標,如臺灣加權指數金融等,一般來說,投資人沒辦法直接投資指數,例如我們看好「臺灣50指數」,但要一次投資名單上的50檔個股,對一般散戶或投資人是很困難的。ETF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投資追蹤某市場或產業指數標的的ETF,就能一次買進一籃子標的。

傳統的ETF採取「被動式管理」,追蹤特定指數(或商品)的績效表現,投資組合依指數成份股調整,演變至今,五花八門的ETF商品有各自的選股邏輯,也發展出債券、房地產、原物料、黃金及匯率等各種資產類別,已不是單純追蹤複製某些指數了。

廣告

全世界第一檔ETF於1993年在美國上市,是由美國道富環球投資顧問(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與美國證交所合作推出的SPDR S&P 500(簡稱SPDR)。1999年末,亞洲第一檔ETF「盈富基金」在香港掛牌上市;而台灣的首檔ETF是大家耳熟能詳的0050,全名「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於2003年問世,寶來投信後來與元大投信合併,ETF名稱也變成「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

延伸閱讀》台灣人為什麼瘋搶ETF?盛況空前背後6大關鍵一次看

若以槓桿區分,ETF可分為一般型、槓桿型、反向型三種:

  • 一般型ETF:單純追蹤指數沒有槓桿,投資績效與追蹤指數差不多,約是1倍正向。

  • 槓桿型ETF:追蹤指數的正向倍數ETF,代號最後一碼為「L」,投資績效為倍數成長。如槓桿倍數為2倍(正2),則追蹤標的漲1%,2倍槓桿型ETF約漲2%。

  • 反向型ETF:追蹤指數的反向倍數ETF,代號最後一碼為「R」,績效走勢為反向。如反向倍數為1倍(反1),則追蹤標的漲1%,反向型ETF則跌約1%。

元大台灣50 (0050)為例,追蹤的是臺灣50指數,是一般型ETF;而同樣追蹤臺灣50指數,元大台灣50正2(00631L)則是槓桿型、單日正向2倍報酬,元大台灣50反1(00632R)為反向型、單日反向1倍報酬。

要注意的是,槓桿、反向型ETF是運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來實現「槓桿效果」的 ETF,經理人透過購買/放空選擇權、期貨或交換交易等衍生性產品,來放大追蹤指數的報酬率或達到損益反向的效果,由於是人工操作調整,並不一定能完全照字面上的「正2」、「反1」的呈現一模一樣的漲跌幅,如0050今天漲1.43%,而正2的00631L是漲2.50%,反向的00632R則是跌1.28%。

若看對方向,槓桿型ETF能達到2倍、3倍的報酬,而反向ETF則可用來避險,看錯方向則虧損也會更深,風險也較一般型ETF更高,不建議新手「越級打怪」。另外,多數的槓桿型ETF是追蹤標的的「單日表現」,因此長期表現可能與追蹤標的產生較大偏差,不建議長期持有。

延伸閱讀》高股息ETF適合投資嗎?聽達人無業配真心說法

若以投資標區分,ETF可分為以下幾種:

  • 股票型ETF: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除了台股,也有布局全球或單一國家股市的ETF。

  • 債券型ETF:鎖定各種類債券進行投資,公債、投資級公司債和高收益債⋯應有盡有。

  • 商品型ETF: 主要投資於商品原物料市場,如原油、黃金、農產品等都是商品型ETF的範疇。

  • 貨幣/匯率型ETF:連結美元、英鎊等單一貨幣,也有連結「一籃子貨幣」,如 十大工業國貨幣指數ETF。

  • REITs ETF:以不動產投資信託方式讓小資族也能當包租公,目前在台灣有三檔掛牌。

  • 加密貨幣ETF:目前主要追蹤比特幣現貨為主,在歐美市場推出,亞洲市場由香港打頭陣。

買賣ETF就像交易股票一樣,只要有「證券戶」,在下單軟體上用一般買賣股票的方式操作就能買到ETF。用證券戶下單的ETF價格會隨著盤勢變動,買賣成本為券商收的手續費、賣出時的交易稅,也可以零股方式買入,特定券商並提供定期定額的服務。

除了以證券戶方式購買,也能在銀行開「基金戶」買進ETF,可設定定期定額投入(有最低申購金額限制)。不過,在銀行購買的成本較高,會有手續費、帳管費、仲介費等費用,整體來說,用基金戶買ETF的購買成本比用證券戶買進來得高,因此較少人選擇這個方式。

若是對新募集的ETF有興趣,則有幾個管道可申購:

  1. 線上申購:經由有合作的券商App線上申購,免手續費、免出門、免手寫。

  2. 臨櫃申購:攜帶雙證件至各證券分公司辦理,券商會收書面收購手續費。

  3. 上市後購買:和平常買股票、ETF的程序相同。

延伸閱讀》00940真實規模出爐!5天吸金1752億 台股ETF寫下三大驚奇

最後要提醒投資人,槓桿型、反向型ETF屬於相對風險較高的金融商品,並不能在券商系統上直接下單,投資之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三選一)開立信用交易帳戶;最近一年內委託買賣認購/認售權證成交達 10 筆以上;最近一年內委託買賣台灣期貨交易所上市之期貨、選擇權交易契約成交達 10 筆以上。

  • 簽署「指數股票型ETF風險預告書」。

  • 通過交易檢核表測驗

這些都是為了避免投資小白在不清楚風險的狀況下貿然投入槓桿 /反向型ETF,投資人要先建立正確風險觀念,才能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

延伸閱讀》ETF要去哪裡買?有什麼優缺點?

歡迎加入【Yahoo理財】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