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神操作】新北連爆3起爛尾樓!以案養案不賺錢硬做...知名建築師也受騙 3招過濾問題建商

今年403地震讓不少老屋搖搖欲墜,再次掀起老屋住戶的都更夢,近幾年有不少老屋成功都更、身價翻漲,卻也有開發商都更不成、捲款潛逃,本月好宅報報找出各地都更案例,分享成功或失敗故事,讓懷抱都更夢的你,看看台灣都更水有多深?

【文/連珠君】花蓮大地震後,都更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不過,一般民眾對於都更不了解,爛尾樓事件層出不窮,即使是建築師也無法幸免於難。北都建設董事長陳逸軒提出自身經歷,當時成立建築師事務所不久,承接嘉泉建設多個都更案件,卻遇到建商跑路,建築設計費不僅沒收到,還給付多筆結構技師等費用,血本無歸。

▲嘉泉建設在新莊的合建案,因沒有做信託,執造所有權人屬於建商,地主無法處置建照,只能等建照核定的法定工期結束後,執照失效才能取回土地處置權。
▲嘉泉建設在新莊的合建案,因沒有做信託,執造所有權人屬於建商,地主無法處置建照,只能等建照核定的法定工期結束後,執照失效才能取回土地處置權。

為何會與這家嘉泉建設合作?陳逸軒表示,是因為自己的親戚是這家建商的投資人,當初年紀輕,才20幾歲,建築師事務所也才營業第3個年頭,雖然建商申請建照,建築師公會有代收預繳設計費,但當建商同時有多筆建案申請建照,可退回部分款項,因此,當嘉泉建設負責人跑路,沒收到任何一件建案完整的費用。

陳逸軒回憶起當初情形,嘉泉建設剛出事的時候,自己第一時間並沒有意識到發生問題,甚至恰好已自掏腰包付款給配合的結構技師、土木技師等廠商,甚至嘉泉建設倒閉後,後續合作廠商的費用還是得繼續給付,對於才創業3年的陳逸軒來說,資金壓力非常大。

後來觀察,部分都更案其實根本不賺錢,但嘉泉建設依舊簽下來,這種不合理的商業行為,歸根究柢就是「錢不夠」,需要很多門路想辦法生錢,到了「以案養案」的狀態就非常危險,已不是正常的情形。

廣告

陳逸軒認為,嘉泉建設應是有計畫性的倒閉,投資人除了股東外,還拉了很多金主,有一種是直接投錢,賺錢就分錢,另外有一種在還沒取得建照時,就將預售屋以紅單的方式便宜賣給有錢的投資客,因是便宜賣,要求投資客給付全額房價,這都是很不正常的狀態。

不僅如此,還發生一屋二賣、出售不存在的幽靈戶,甚至寄通知函給購屋民眾,說公司沒錢了,要求每坪加價12.5萬元,還有2戶在還沒取得使照時,以舉家之力,跟親友借錢,將全額房價一次付清,至今給付的價款通通都要不回來了。

住保會顧問吳翃毅博士表示, 當建商跑路後,爛尾樓要救起來十分困難,裡面有許多債權人,包括營造小包、黑道等,隨便一個人都會跳出來說建商欠錢,你們不能動,甚至有假債務等,十分複雜。

▲嘉泉建設中和都更案是唯一救起來的案子,但實際上投資客、購屋者通通都拿不到房屋。
▲嘉泉建設中和都更案是唯一救起來的案子,但實際上投資客、購屋者通通都拿不到房屋。

嘉泉建設3處工地中,只有中和都更案後續有蓋完,該案比較特殊,已興建至結構體快完成了,再加上有大地主主導,才能順利興建完畢,但其實犧牲了不少人的權益,尤其是投資人、購屋人受傷最深,沒有房屋、沒有土地、錢也拿不回來。

該如何判定建商有沒有問題,若期望主管機關作資訊公開,並不切實際,建商公司門面排場豪華,看外表其實看不出來,陳逸軒提出3種判斷方式,首先是對話方式,建商只要有一定的資歷經驗,對話方式都是比較專業的,事情的執行方式,也都是用專業講話, 而非含糊帶過。

第2,觀察建商以往實際案例,大部分的屋主都會做這件事情,但不是只看建築,要再深入地去了解,建商跟地主合作期間,是否發生過糾紛,若能找到地主來對話,聊聊建商在履約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可以知道建商的一些做事態度方法。

第3,調查建商的信用跟名聲,很多大建商也是名聲在外,包括跟地主合建條件習慣,跟下游廠商的合作模式,案子會發生什麼事情,都要面面去調查,讓自己到心裡有數。


Sponsored by:台灣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