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商辦空間需求大增近70%,台北市中心商用不動產仍是首選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根據不動產業者調查,隨著科技業在疫情期間及疫後的蓬勃發展,規模較大的科技公司,在對研發中心及人才需求的雙重壓力下,對新承租的辦公室坪數需求增加近70%。 仲量聯行研究報告以全球主要國家辦公室市場為調查對象,結果顯示,在辦公室市場最成熟的美國,市場規模前25大的科技公司,自2020第二季至2021第三季期間,就新增約600,000個工作機會,帶領科技業整體員工規模從2020第二季的60萬上升至2021第三季的100萬。倍增的人力需求帶來的辦公空間需求,使得過去六季科技業承租的商辦面積達43萬坪,領先所有產業。

而台灣也與國際趨勢相仿,HP、AMD、GOOGLE、LINE等指標性科技公司在2021年於南港、內湖、板橋等地承租的辦公空間,單位動輒四、五千坪甚至上萬坪,總承租量體更是已近2021年市中心整體A辦市場約4萬坪租賃量的65%。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受惠於疫情下剛性經濟發展,科技業需求增加,二是目前台北市區A辦市場新大樓選擇實在有限。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解釋,疫情改變新商業運作模式,全球所有產業均被迫進行一系列急速科技轉型,不論是對外銷售模式線上化、內部WFH遠距辦公系統、辦公空間ESG考量,對科技產品及科技服務的需求,都直接或間接地推升科技業產值,使得科技業在這波疫情後,釋出的職缺增加,對大坪數科辦總部、研發中心的辦公空間需求進而領先其他產業。

其次,疫後市場競爭加劇,各產業無不卯足全力提升辦公環境吸引該產業頂尖人才,造成市區能滿足市場最新需求的新形態大樓供不應求,近乎滿租。此情形更因商辦主要房東-金融壽險業開始將原先預計釋出市場的新供給收為自用而加劇,科技業在無法於市區取得大坪數辦公空間的限制之下,對辦公空間需求被迫轉移至政府新規劃的非傳統核心地區,諸如內湖、南港、士北科等地。

仲量聯行表示,展望2022,台北市中心商用不動產仍會是投資方首選,但符合疫後創新、科技整合需求的新市區大坪數商辦、科辦大樓;以及新北、桃園及中南部規劃良好的產業園區、科學園區,亦是各投資者投資數據中心、設置大型廠辦、物流中心的熱區,並隨地方政府對人才培育及居住開發規劃,或將逐漸成為吸引就業人才的綜合型發展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