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企返家鄉路難 簡單一個原因

美股科企返家鄉路難 簡單一個原因
美股科企返家鄉路難 簡單一個原因 (SO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科技股今年流年不利。納斯達克指數(^IXIC)周三創自疫情以來最大單日升幅,連同周四,兩日來雖然升了超過半成,但今年仍然跌約18%。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DocuSign(DOCU)一年暴瀉近80%,PayPal(PYPL)亦慘跌超過70%。這些只是近乎「清零」的科技股之中的冰山一角。

對於一想到要看投資戶口月結單便會頭痛的投資者來說,這種虧損實在難以下嚥。

但痛苦可能不會很快結束。

「現實是我們仍處於高通脹、貨幣政策正在收緊下,這意味著折讓將會更高。」Sofi 投資策略主管Liz Young在最新的Yahoo Finance Plus網絡研討會上表示。 「只要利率維持在高位,科技股就會顯現不利影響——或者至少那些高增長股票不會是無上限上升。」

在慷慨財政和貨幣政策中,依賴低利率的高增長公司受益匪淺。隨著聯儲局開始通過提高利率來抑制失控的通脹,這些股票在跌市首當其衝。

對科技投資者而言,隨著無風險利率上升,估值面臨更大挑戰。

在股價興奮地衝上雲宵一輪以後,估值正重返地面。也就是說,市盈率的數字一直在下降,因為收益沒有增長,標準普爾 500 指數(^GSPC)的每股收益不到 200 美元。

我們還是不要去看那些以市銷率估值的股票。

若重新去看「市盈率」,價格必須上升,或利潤必須下降。當我們進入業績季,這崩壞的情況就可能更加清晰地出現在我們眼前。

廣告

不過,現在下結論還太早,此外,市盈率能用作付帳用,只有收款可以。

然而,利率上升和增長放緩引發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這導致債券交易員開始押注未來減息。

債券市場的指標顯示,聯儲局最早將在 2023 年第一季放鬆政策。減息等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正是科技股重回正軌所需要的。

「如果出現衰退憂慮,10 年期(國債息率)仍可能會繼續下降。」Young 說。 「這通常對那些增長股有利。」

不幸的是,對於已深潛而渴望返家鄉的投資者來說,那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或者永遠不會。

只要稍為留意下最近兩次市場暴跌中的壯烈犧性者便可了解,要重返歷史高位是多麼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