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題材發酵+外資加持,鴻海股價站上200元,創逾16年新高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受到AI題材發酵,加上外資持續加持,鴻海(2317)今(17)日收盤攻上200元,以200元作收,再創波段高點,也創逾16年高點,更是達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18年6月股東會中表示,鴻海股價要達到200元目標,否則不會退休的價位。由於AI題材發酵,多家外資日前在發表的研究報告多調高目標價至200元以上,而外資法人近日也積極大買鴻海,截至上週五(14日),外資連續買超7個交易日,張數達13萬3807張,其中光是14日單日就買超45828張,位居外資單日買超個股第一,不光是14日,12日外資單日也買超鴻海38092張,也是外資單日買超個股第一,而外資在端午節過後,上週4個交易日就買超鴻海達12萬2007張,推升鴻海股價走揚。

而美系外資日前也指出,鴻海GB200機櫃產品可望於第三季末在墨西哥、美國及台灣等地生產,並於第四季開始交付產品。

而鴻海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在股東會也表示,AI伺服器相關產品將是帶動鴻海下一個兆元產業,預計明年鴻海AI伺服器相關產品營收將可達兆元,而鴻海營收目前已經超過6兆元,隨著AI產品帶動下,預估明年鴻海營收將可望突破7兆元。

針對AI產業,劉揚偉先前表示,現階段還在初期快速成長階段,有調研機構預測AI產業在未來7到8年內,就會有超過1兆美元的規模,其中硬體就超過一半。這部分會是鴻海未來成長的主要動能之一。鴻海今年AI伺服器營收成長將超過四成,在整體伺服器的營收占比也會達到四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