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史序》有何值得念的?

教育部課審大會選出高中國文課綱15篇推薦選文,課審大會認為《台灣通史序》內容涉及歧視原住民族,決議換成《鹿港乘桴記》,後者是日治時代至民初女作家張李德和的「畫菊自序」。《台灣通史序》內容則因有「開山撫番」之涉及歧視原住民族的詞句,則給予刪除。 《台灣通史序》被刪除,連勝文就呱呱叫,試問、有何好叫的?《台灣通史序》內容寫「開山撫番」是甚麼心態?這不是大中國心態嗎?中國文化就很偉大嗎?這不是奴才文學嗎?從清朝、日本到民國,連家像牆頭草,哪一外來政權統治台灣,就拍他們馬屁,如日據時代,其阿祖寫「吃鴉片有益論」,像話嗎?其阿公當國民黨的官員,來台接收,不知用甚麼方法,短時間內居然從窮光蛋變成巨富,不叫人質疑其操守也真難。 文言文推薦選文須符合〈原住民族教育法〉精神,採取多元文化觀點,維護民族尊嚴,並納入原住民各族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如《鹿港乘桴記》是由鹿港著名的文人洪繻在日治初期所寫的,寫出了鹿港由繁華落盡後的寂寥景象,也寫出了1895年之後,台灣知識份子的苦悶心情,這才是好文章,《台灣通史序》算甚麼?不過是奴才作品而已。但洪繻個人也有孺慕腐敗清國,不剪辮,不穿西裝等守舊頑固思想,心態大有問題。 其它推薦選文中有:先秦:燭之武退秦師,諫逐客書,大同與小康;漢魏六朝:鴻門宴,出師表,桃花源記;唐宋:師說,赤壁賦,虬髯客傳;明清:項脊軒志,晚遊六橋待月記,勞山道士。 顯然中國的文章還是太多了,不知是語文課,文學課,還是歷史課?如勾心鬥角的鴻門宴,或是闡述愚忠的出師表,或風塵三俠的虯髯客。其中虯髯客說自己殺了仇家,拿出仇家的首級與內臟,與李靖等三人以人肉共食。這麼恐怖的殺人兇手,值得當語文課介紹給學生看嗎? 〈項脊軒志〉是明朝歸有光的代表作,以項脊軒的周遭環境變遷為主軸,寫人生的變化與感觸,有如現代的小品文,卻用文言文寫,還要學生死背,這不是愚民教育是甚麼?就算全部背起來又如何,學生會應用嗎?平時會用文言文寫嗎?明明可以用白話文寫的,卻用文言文寫,一方面是古人書寫不方便,另一方面是講究美感,才不得不用的文體,現代人有誰還用文言文寫?至於內容大意,參考書翻譯已經很詳細,何必老師講解? 〈晚遊六橋待月記〉敘述西湖的梅花與桃杏同時盛開的奇景,而作者卻獨獨篇愛桃花。文章的一開始便開門見山的說西湖最美的景致是在春天與月夜,那一年晚開的冬梅與春天的桃杏一齊綻放,造成了奇特的景致,而這樣美麗的「奇觀」怎麼能不讓人「急往觀之」呢?西湖是中國的風景,其風景在美麗,與台灣何干?為何不多介紹台灣得風景,讓國人多了解台灣,以促進台灣觀光事業? 「勞山道士」是蒲松齡在聊齋誌異的其中一段,其大意是世上有些阿諛諂媚的小人,憑藉著卑劣無恥的手段,自以為運用一些小技,便可橫行天下,無所不為。殊不知,沒有任何權術小技是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若為運巧奇技所惑,而忽略了正常應有的作為,則勢必像王生一般,觸壁顛蹶而已。教這些虛偽文章做甚麼?如果有用,台灣與中國也不可能有這麼多貪官,怎麼抓都抓不完。歐美國家中小學少見這種道貌岸然的文章,貪污舞弊卻很少,台灣在日治時代也是如此。台灣今天的貪腐文化,不就是國民黨從中國帶進來的嗎? 國文課應改為語文課或哲學課,語文課以白話文為主,講求精確與明白,哲學課講求思辨與批判,讓學生多閱讀、思考與批判,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學習,也才會有創意產生。長久以來的國文教學,只是訓練學生成為一堆奴才而已,凡是唯唯諾諾,沒有主見,更沒有創意,人人只嚮往鐵飯碗的公務員工作,不求上進,是台灣無法成為創業王國的主因。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