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罩出自己的路 台灣康匠總經理陳勇志
因為一款國旗口罩受到注意的台灣康匠,是這次國家口罩隊中,產能最大的業者。總經理陳勇志出身富裕,父親在象神颱風時意外溺斃,才讓他結束隨興的生活,扛起養家重任。
原本從事無塵室耗材買賣,H1N1期間因為被斷料慘賠,陳勇志決定從貿易商轉為口罩製造商。害怕舊事重演,近年陸續投資包括製造熔噴不織布、PP不織布等原料廠,發展成一條龍產業,才能不受制於人。
年初,1張中華民國國旗口罩圖在網路爆紅,日本部落客貼文寫著:「這個設計可防止被中國人搶購或轉賣。」台灣網友紛紛留言大讚:「全球都可推廣。」「快教其他國家。」眾人都在找口罩與它的產地,後來發現是由台灣康匠製造的正港MIT產品。
台灣康匠總經理 陳勇志
出生:1974年生(46歲)
家庭:已婚,育有3子
現職:台灣康匠總經理
學歷:祐德高中汽修科畢業
經歷:餐廳老闆、豐翊科技總經理、誠品濾材總經理
嗜好:游泳、羽球
座右銘:焦點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經營心法:當路走遠後,別忘了為何而出發
名氣爆漲 產能居冠
「這個時候變紅真的是誤打誤撞。」台灣康匠總經理陳勇志笑著說:「當初是商業考量,覺得郭台銘會參選,評估支持者會喜歡,很訝異後來他沒選。」結果口罩滯銷,堆在倉庫,直到武漢肺炎爆發,詢問度突然爆表,「但都被國家徵收,民眾要買也買不到。」
雖然沒賺到錢,台灣康匠卻賺到名氣,不少人因此認識這新生代口罩商。台灣知名口罩業者大多創立4、50年以上,台灣康匠成軍不過9年,政府全面徵收期間表現卻不輸這些大前輩,日產能230萬片,是所有廠商之冠。拚命衝產量是不願民眾買不到口罩,陳勇志原本是無塵室耗材貿易商,H1N1流行期間口罩價格遭哄抬,吃了大虧才會轉彎踏進製造業。
今年46歲的陳勇志出生於台北汐止,父親從事建築業,小時候家境富裕,「15歲我爸爸就買名流100摩托車給我, 我都騎機車上學。」學生時代不愛讀書,父母不強迫,只要求他「不欺負人、不被欺負、不碰毒品」。個性直接的陳勇志說話不躲不藏,「國中就偷抽菸、吃檳榔、喝酒,跟人打架沒關係,只要不是欺負人,我爸不會管。」
看似打混過日,卻不是吃不了苦的公子哥,國三下學期,念放牛班的陳勇志提前放暑假,到工班當起學徒。「我當過板模、土木,還做過4年水電工。」高中念夜校,白天在工地的日子持續6年,直到當兵才結束。
退伍後陳勇志沒進父親公司,跟朋友開起燒烤店,個性海派、廣交,絡繹不絕的客人上門不是為了菜色,「都來找我聊天,有一次老婆幫我倒酒,一邊哭說:『這是今天幫你倒的第40杯了。』」年輕氣盛,不覺得這樣的生活不好,接著又開了第2、第3家店。
家庭劇變 擔起重責
順風順水的人生因2000年象神颱風發生劇變。「餐廳一些用不到的器具都放在家裡地下室車庫,象神來的時候,爸爸、姨丈、弟弟跟一個朋友都來幫我搬,後來淹水,瞬間整個灌進來。」5人之中水性、體力最好的陳勇志拚命游出,脫困後想找繩子救人已來不及,「爸爸跟姨丈就溺斃在地下室。」冷靜又鉅細靡遺地說著已經刻進心裡的噩夢場景,「我自責了很久,覺得是自己害死爸爸跟姨丈,同時害2個女人沒老公。」
這場意外讓陳勇志一夜長大,知道自己不能再跟以前一樣隨興度日,「我是長子,必須擔起養家責任。」只是這擔子出乎意料地沉重,從小衣食無憂,父親驟逝陳勇志才知道,原來家裡早已負債累累。「因為房地產變不好,欠人家很多,大家都上門討。」負債多到陳勇志搞不清楚,只知道不斷割地賠款,父親當初購入要蓋房子的地,被合夥人以抵債理由拿走,錢還不出來,甚至用複利計算,房子也被法拍,「我們家是2間打通,後來只標回一半,自己再隔開。」
轉換跑道 聊出業績
帶著贖罪心情,陳勇志改變心態、努力賺錢,5年後餐廳經營遇瓶頸,加上小孩長大,「餐飲業都日夜顛倒,想做個正常工作。」透過朋友介紹,他湊了24萬元,2005年開設第一家公司豐翊科技實業社,轉行賣起網帽、鞋套、腳踏黏墊等無塵室耗材。
「一開始什麼都不會,我們3個業務帶著產品、型錄,從辦公大樓頂樓往下走,一家一家按電鈴。」第1天營業額100元,「有個媽媽可能看我沒生意很可憐,捧場買了1包拋棄式網帽,說回去炒菜的時候可以用。」跑1個月營業額才8,000元,救星竟是工商電話簿,「我們找中壢跟桃園的工廠,打電話問他們有用什麼,之後直接殺去,成交率高很多。」
不少訂單是靠「聊」來的,「後來進軍竹科,我去拜訪採購,1小時有57分鐘都在打屁,聊腳踏車、電影,什麼都聊,只有最後3分鐘介紹產品。」健談、幽默風趣是陳勇志討喜的原因。
聊得投機,採購直白告知自家公司買的價格大概是多少,初入戰場,陳勇志與夥伴們不知道利潤可以抓幾成,「就用最有誠意的報價,只賺個2成。」但便宜竟還會踢到鐵板,「價格我報0.8、0.9元,有個採購說他們進價是1.5元,要我這個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去了解一下園區文化。」暗示得給回扣,陳勇志果斷放棄。
賠錢交貨 堅持履約
隨和但有原則,「我都已經貼著底在報了,怎麼可能再給回扣。」寧願勤打電話、勤跑工廠,「假設跑10家,其中3家沒回扣文化,另外那7家也會換採購,每年公司都要cost down,最後也是會找我,因為價格最實在。」
做出口碑,4年後台積電、聯電也成為客戶,陳勇志採「以外圍包圍中央」的戰略,「無塵室口罩因利潤差,沒幾家在做,我堅持跟台灣供應商買,品質較好,我們開的價格合理,拿下很多訂單,雙雄才會來找我們。」然而2009年H1N1疫情時,MIT口罩卻險些斷貨。
「無塵室口罩我們原本買0.72元、賣0.83元,疫情一來,進貨價格漲1倍,還要用現金去排隊。」接的是年度單,擔心無法交貨,只能買高賣低,賣1個約賠0.6元,1個月虧三十幾萬元,夫妻倆四處借錢,太太甚至哭著跟他說:「我們不要再借錢了好不好?」撐了半年才等到疫情結束、價格回穩。「那時台積電主動聯絡我,說其他供應商都漲了,直接幫忙調價格;聯電的供應商只剩下我交貨,雖然得照合約走,但承諾隔年跟我簽比較大的量,到現在十多年都還是這樣。客戶都在為我想,就更想確保他們能有口罩。」於是萌生自己做口罩的想法。
擔心斷料 發展上游
被陳勇志態度感動的不只有客戶,當時1名口罩廠中階主管也很佩服他,得知他想設廠,決定出手相助,幫忙在新北鶯歌找廠地、找人。隔年台灣康匠開工,「都沒錢,也是跟朋友調。可能做人滿成功的,一路很多親友相挺。」
租了300坪的廠房,設1條生產線,月產100萬片,剛好夠客戶用。沒想到一堆跟他一樣受過傷害的經銷商都找上門,產線一條一條開下去,第1年營業額就三千多萬元。
「台灣康匠是因為被斷料才開的,當然也會思考未來會不會再被斷料?」2014年陳勇志開始向上游發展,與朋友合資,陸續成立製造熔噴不織布的兆羿科技、製造PP不織布的松勝創新與製造定型鼻線、耳掛帶的昌育國際,發展成一條龍產業,現在除了內層不織布需要向外購買,其他都可不受制於人。去年台灣康匠營收1.7億元,包含上游3家公司營收為5億元。
這幾間公司陳勇志都沒介入經營,他認為獨立作戰才能長大,「例如昌育國際,原本可以接20家的單,跟台灣康匠綁一起就只剩1個客戶,產能就不會擴大。」6月徵收放寬,口罩業者搶原料搶得凶,熔噴不織布價格飆漲5到10倍,「不可能自己投資原料廠還拿不到原料,但價格還是跟著市場走。」
因為吃過虧,創業初始陳勇志就立下「有疫情不漲價、不接新單」的規則,年前接的單都凍漲,口罩網購價平均1個6元,台灣康匠維持跟政府售價一樣的5元,坦言撐得滿辛苦的,「之後看狀況再考慮調整。」
近年來除了幫許多業者代工,台灣康匠也推出自家品牌「友你」「匠心」「天天防護」,因材質、效果、舒適度不同,價格分三階,陳勇志用買車做比喻,「出社會第一台車買TOYOTA,幾年後可能想換LEXUS,再過一段時間若有機會開賓利,也會想開。」怎麼讓口罩從入門款變高階款?一條龍企業的優勢這時就顯現出來,上游原料廠幫忙協助研發,加入HEPA高效濾材,隔絕灰塵、病菌的效果更好,耳掛帶設計也能更舒適。
進公司5年的台灣康匠廠長許仁賢,願意追隨陳勇志就是因為他常升級,「總經理是很有企圖心的人,常要研發、創新東西。」例如讓台灣康匠打出名號的兒童立體3D口罩就是陳勇志一筆一畫畫出設計圖。
畢業於汽修科,陳勇志對設計有些研究,「一開始是為了我的孩子設計的,開壞好幾組模具,1組幾十萬元耶!」初時市場不買單,拍攝影片到校園推廣,也送給學童試用,「口罩就是要讓人體驗才知道好用。」慢慢推廣到有人買了,也有人開始仿冒了,「後來都申請專利,現在已經有二十多樣。」
講究信用 價格不漲
研發出各種的口罩,但現在仍在徵收階段,產能的44%得交政府,其他產線都在趕年前訂單,民眾想買也買不到。「很多同事從去年12月到現在都沒放假。」香港反送中運動後,中國不讓港人蒙面,拒賣口罩,香港人紛紛向台灣下訂,台灣康匠當時接單到4月,沒料到武漢肺炎亂入攪局,貨出不去,現在只能加快腳步還債。
「以前外銷都是亞洲,例如日、韓、中、泰,最近很多歐美客戶想要買台灣口罩,我們名字上就有台灣2個字,他們問一下就直接來找,定單排到8月,最近還加買5台機器。」疫情期間不管政府是否有徵收、原料市場波動多大,台灣康匠堅持不漲價、不斷貨,總會吸引許多新客戶上門,「我們一定先交貨給舊客戶,所以都是疫情後才賺錢。」看來這次也不會例外。
後記:人前當老闆人後是暖男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有不少口罩業者被爆料偷賣,陳勇志卻相當守規則,有台灣康匠員工私下透露,年後狀況最緊張時,自己的小孩沒有口罩,也無法徇私取得。
但陳勇志也不是不近人情,曾有人因為家人重症需往返醫院,走投無路下向他求援,陳勇志後來把自己的100片口罩,以低於徵收價2.5元的2元價格賣給對方,「我不想落人口實說偷賣,這價格很明顯就不是為了營利。如果用送的會讓對方覺得欠我,收錢對方心裡應該會好過一點。」
更多鏡週刊報導
【頭家開講】拼組科學玩轉教育 智高實業董事長王麗珠
【頭家開講】螺絲鑽家打前鋒 世豐螺絲
【頭家開講】餐飲小將「生」擒計 和興餐飲執行長曾柏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