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五大常見精神疾病

青少年五大常見精神疾病

有時家長、老師在帶領孩子成長的途中,會發現孩子上課總是坐不住、沒辦法安靜吃飯、不能流暢與人對答的情形。以往家長會將這些行為歸咎到孩子難管教、個性頑皮,不能專注、不擅社交,其實,有些時候是因為孩子──生病了。

過動症不是調皮注意力難集中

孩子的專注力可從日常行為來觀察,做作業時經常分心,生字寫不滿一行就急著玩;或是上課的時候東張西望,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這種不能專心的情形,就是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以下簡稱ADD)的主要症狀。若ADD之外伴隨著容易衝動、坐立不安的症狀,則稱為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以下簡稱ADHD),俗稱「過動兒」。

一般人常將過動兒與精神疾病聯想在一塊,下意識會覺得反感,甚至貼上「神經病」的負面標籤。其實在《精神衛生法》中,對於「精神疾病」的定義很廣泛,精神科醫師會由情緒、行為、心理、發展等層面來判斷病症。無論ADD、ADHD,都是神經發展上的障礙,家長不妨敞開心胸看待,只要覺得孩子有這方面的困擾,都應尋求醫師協助。

自閉多先天不善與人溝通 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精神疾病有四A,除了ADD、ADHD還有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以及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

「自閉症患者有認知上的障礙,有時候我們覺得已經把話講得很清楚了,但自閉症患者的語言理解很奇怪、或是不能了解對方的意思。」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臨床心理師謝印忠形容。

而隨著台北市長柯文哲當選,民眾也漸漸注意到了「亞斯伯格症」這個疾病。柯文哲上任後經常語出驚人,他也曾在媒體上坦言,小時候活在自己世界裡,不太容易交朋友。亞斯伯格症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語言能力較無顯著的問題,但比較缺乏同理心,不擅長觀察他人的情緒,在社交場合中,就是一般常說的「不會看氣氛」。

常出怪聲或抽搐妥瑞氏症病徵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與上述四A(ADD、ADHD、ASD、AS)的精神疾病不同,屬於神經學疾病。特徵是有不自覺的動作,眨眼睛、清喉嚨、身體部位抽搐……等行為都是無法控制的。妥瑞氏症孩子身處在要求安靜、守秩序的教室中,往往不能克制地發出怪聲,不明所以的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是在搗蛋。再者,目前學校教育對妥瑞氏症的認識並不普及,同學也無法理解妥瑞氏症孩子的怪異行為,雙方認知差距愈大,愈容易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壓力。邱顯智指出,妥瑞氏症是「神經上不自主的運動」,有時會伴隨ADHD、ASD,目前認為這些疾病可能都是大腦神經發展出來的,所以被通稱為神經發展上的障礙症。

確診治療有方法吃藥調整作息 許多家長擔心這五大青少年常見精神疾病有遺傳問題,邱顯智說,所有精神疾病都有先天、後天之別,以上述疾病來說,自閉症的先天比例最高,大約占了九成以上;ADD則輕微一點,可能占七、八成。一般人患有ADHD的比例約是百分之五;若父母是ADHD患者,孩子的比例就會提高二~三倍。若一般人患自閉症比例是千分之一,孩子遺傳自閉症父母的比例就有可能提高到百分之一,從資料可以推論這些精神疾病與遺傳有顯著的關連性。

邱顯智進一步解釋,即便有一大部分是先天因素,如果家長、老師不了解這些先天發展有困難的孩子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將會加乘更多心裡的問題。例如,常見的ADHD,一定會被家長、老師認為不聽話、不乖、不懂事,而被打罵、處罰,進而衍生很多心理方面的困擾。周遭人對精神疾病認知不足,會使患病孩子成長的路充滿荊棘,心理壓力可能使這些孩子的症狀更加惡化。

目前AS、ADHD等病症無法痊癒,但透過藥物都能控制、改善病情,減少疾病對生活的影響。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要一生與藥罐為伍,或是捨不得孩子吃了「利他能」後食慾不振、睡不好,便擅自停藥。邱顯智針對這些疑慮表示,「這些藥物都是經過嚴格人體試驗、研究,雖然多少都有一些副作用,但好處多於壞處。」醫師也會根據孩子的狀況調整藥物,建議家長在早期便積極與醫師討論,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神經系統發展健全,狀況穩定後,再和醫師溝通,嘗試停藥。

家人的照顧陪伴是最好的藥方 兒童至青少年好發的精神疾病,許多病徵都要透過家長觀察,才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家長得知孩子不能「恢復健康」,往往難掩失落,邱顯智鼓勵家長,不一定要用絕望的態度去面對疾病,孩子得了精神疾病固然不幸,但家長必須要認知「疾病只是孩子生活面貌的一角,除了疾病之外,孩子也需要成長跟發展。」

謝印忠亦強調,不可錯過治療黃金期,若是六歲以下的孩童,可能需要更長期的照顧。臨床上常看到孩子的生活並不健康,有些沉迷電視、電動;有些則是跟著家長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孩子的作息必須是有結構性的,家長試著調整作息,或透過一些獎賞,提供孩子學習的動機,並教導孩子如何發洩心中的情緒。每個階段的處理方式都不相同;社交上的重要課題,必須靠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克服。跳脫對「精神疾病」的恐懼,不用打罵教育,關懷陪伴才是最佳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