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流動性壓力浮現?壽險公會四聲明籲民眾理性應對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壽險業因暴力升息,民眾將保單解約轉購債券,導致解約金高過給付,恐怕出現流動性壓力問題。壽險公會發出四大點聲明表示,今年壽險業流動性已顯著改善,且保險收入已大於保險給付,壽險業也有大量現金及投資收益可支應保險給付,請保戶無須擔心。

壽險公會指出,一:今年壽險業流動性已顯著改善。

(1)2022年壽險業保險收入高於保險給付1651億元,解約金額為1兆2503億元,相較2021年增加3495億元,增幅主要來自美元傳統型保單解約金,升幅181%。去年Fed因通膨高漲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帶動利率走高及美元強勢升值。在美元雙率走升背景下,保戶持有外幣保單若已過解約費用收取年度,並有匯兌利得時,遂轉而尋求其他收益較高美元理財商品,導致整體業界自下半年起解約量逐步上升,並於去年10~11月達到高峰。

(2)今年隨Fed升息邁入末段,美元獨強走勢不在,台幣匯率回升並於29.5~30.5元間波動,美債利率亦告下滑,美元保單解約逐漸趨緩。今年前2月整體解約金為816億元,相較去年第4季高峰已下滑約40%。因今年美元雙率匯率如去年同步勁揚可能性較低,解約誘因消退下,解約潮有望回穩。今年1~2月保險收入3260億元已大於保險給付3,166億元,呈淨流入94億元。

二:壽險業有大量現金及投資收益可支應保險給付。

(1)壽險公司流動性概況,並非單看保費收入及保險給付,壽險業坐擁逾31兆投資資產,每年挹注可觀利息、股利、租金及資本利得等投資收益,亦可作為支應保險給付資金來源。檢視壽險業流動性,應將業者資產端現金流綜合納入考量,而非僅著重總保費收入及保險給付。過去3年壽險業整體平均淨投資收益超過1.1兆元,2022年穩定性較高的利息收入即超過7,800億元,年成長11%,若僅就淨保費收入即斷言入不敷出,言過其實。

(2)截至2022年底,壽險業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位約1.1兆元,季增26%,反映壽險公司因應去年下半年解約率上升,已採取積極行動快速拉高現金水位,確保流動性合理妥適。

三:SVB與瑞士信貸無實際損失且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不影響客戶權益。

(1)近期相繼發生SVB倒閉、瑞士信貸遭收購等金融風波,引發市場震盪,惟國內壽險業並未無SVB曝險,而瑞士信貸部位亦以主順位債券為主,且無AT1部位,隨日前瑞士銀行集團(UBS)宣布同意收購瑞士信貸後,債權應可望獲得確保,因此近期金融風波對國內壽險業實質影響相當有限。

(2)目前壽險業雖有近7成資產投資海外,但多數屬高品質且流動性良好債券部位。儘管去年因國際央行大幅升息而使帳上債券面臨較大金融資產評價損失,惟壽險業持有債券資產主要以支應保險負債、長期配置為主,在投資收益持續挹注及解約風險可控下,短期內實無大幅處分資產之必要。目前業者帳上債券帳列AC比重較高,且淨值亦普遍較去年回升,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不致對客戶權益構成影響。

四:國內監理環境健全嚴謹,籲請民眾理性應對以維護自身權益。

國內金融監理環境健全,主管機關對於壽險財務體質及風險管理皆訂有嚴謹要求,業者亦高度重視流動性與資產品質。保險商品首重保障,性質與銀行存款迥異,貿然解約恐衍生費用及重購成本,構成客戶權益損失,籲請民眾宜理性應對及審慎評估,切莫因一時恐慌影響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