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今年最「忐忑」股市投資 2專家給權威指引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日本政府1/15公布2023年GDP,名目GDP成長率5.7%,此為46年來日本首度超越中國。這一波日股從2023年1/4起漲以來,已經漲了整整一年以上,漲幅也接近50%。英國經濟學人分別在2023年6月8日與9月28日,警告市場對日本過度樂觀,但日股毫不留情地再竄升6000點。對於日股的多頭能否再延續,成為今年投資人最「忐忑」的投資之一。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分析,在股市裡面的慣性,當一家公司股票開始起漲之際,財務部門的會第一個賣股票,因為財務部門慣於審視過去公司各種財務數字,然而當公司真的要脫胎換骨的時候,你用過去的數字審視未來股市表現,無異於開車只用後照鏡。第二個賣股票的是業務部門,因為業務部門對於外來的業務發展比較了解,但是也是第一線面對新業務挑戰的人。一旦覺得前途多蹇,賣股票變現自是人之常情。反而是這兩種人賣完股票之後,股票才會真正進入主升段。用這個例子來看日股,其實經濟學人的擔心,反而襯托出他們對於日本現況與未來挑戰的深入認知。

李鎮宇表示,這一波日股上漲來自於三個因素。一是中國資金的外逃。二是國際地緣政治衝突下,見證了日本半導體的不可取代性。第三是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公司治理,有了初步成效。光這三個成效就足以讓日股突破過去30年的新高,重返榮耀。但如果要邁向更高更遠的點位,日本需要更深層的改革才能讓日本經濟復甦,進一步推動日股長期上漲。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認為,資金之所以持續湧入日股、帶動日股續刷新高,有2項主要的原因,第一為人工智慧(AI)掀起的投資熱潮,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焦點,在全球各國加速投入半導體製造、對生產設備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激勵稱霸全球半導體材料及設備領域的日本半導體類股指數持續領漲日股。其次是日本企業的持續進行的結構性改革;根據日媒報導,2023年日本上市企業股票回購總額高達9.6兆日圓,已連續3年增長,致使日股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股價淨值比(PB Ratio) 不斷提升,亦使得日股仍有價值重估(Re-Rating)空間。

未來日本央行(BoJ)貨幣政策走向與日股漲勢能否持續,將成為投資人接下來關注焦點。張繼文認為,2024年春鬥是日銀政策調整的關鍵,工資若能繼續大幅增長,才代表日本正式擺脫長期通縮環境,屆時日銀才有政策調整充分理由決定是否需要結束日本自2016年開始的負利率政策,日銀面對的不是失控的通膨壓力,而是走出失落30年的名目GDP趨勢上行,建議投資人應正面看待終將到來的「日銀貨幣政策正常化」,因為這代表日本正式擺脫長期通縮環境,對日本經濟與股市反而是項利多,4月以後日銀貨幣政策可能出現調整,屆時若使日股出現短期震盪或回檔,反而是提供投資人一個良好的進場加碼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