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高檔震盪!4月全球央行購金量降至36噸、最大買盤也收手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報導

國際金價今年展開瘋牛行情,今年4月初突破每盎司2250美元之後持續走高,近期則呈現拉回整理的態勢,目前每盎司在2300美元關卡震盪。世界黃金協會指出,4月各國央行的黃金總購買量為36噸,較上月減少3噸左右,但相較今年第一季單月平均96.7噸的購買量來看,4月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有明顯下滑的態勢。

過去這段時間,中國央行是黃金最大買盤支撐,不但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總價值更高達約1700億美金(約新台幣5.5兆),引發各界擔憂。不過這樣的買進動作竟在5月中斷,根據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國5月末黃金儲備報7280萬盎司,較4月底持平,意味中國央行在5月並未增持黃金。專家分析,4月黃金價格創新高,或許是全球央行當月購買黃金力道減弱的重要因素。

對於金價未來展望,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全球黃金儲量越來越難找,想要維持黃金供應增長益發困難。隨著亞洲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越南等地對於黃金的狂熱買氣,新加坡可望成為新崛起的黃金交易中心。分析師指出,目前金價仍維持在每盎司2300美元以上的高位,這個價格明顯偏離基本面。

美國上週五(7日)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數據超乎預期,促使市場降低對聯準會在9月份降息的期待,加上中國央行暫停購買黃金的消息也一度打壓金價,導致中國貴金屬期貨在端午過後開始「補跌」,主力合約中滬銀週三(12日)凌晨一度大跌6%以上、滬金跌逾3%;金銀期貨重挫衝擊中港貴金屬類股走勢,在港掛牌的招金礦業也一度大跌12%,中國白銀集團則出現近9%跌幅。

專家認為,黃金歷來是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的對沖工具,在中國面臨經濟復甦緩慢及人民幣持續走軟的情況下,一旦黃金價格從5月的歷史高點回落,中國這個最大的黃金買家,還是有可能重燃對黃金的購買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