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問診好幫手 ICD-10編碼AI推薦引擎
慈濟醫療法人暨慈濟醫院與華碩AI研發中心AICS雖然剛完成「策略夥伴合作意向書」的簽署,但其實早在2019年7月慈濟與華碩就已陸續啟動十一個專案的開發並進行測試。
慈濟醫療法人自2016年開始籌劃全新的醫療資訊系統改版,同時致力於科技轉型與智慧醫療的推動。而資訊顧問廖威博在協助建構慈濟醫療系統新世代的同時,亦著力於「慈濟醫療大數據平臺」的規劃設計,並策劃將人工智慧導入慈濟醫療新系統,與黃泰一博士帶領的華碩AI研發中心AICS攜手合作,以多項專案合作的方式,進行人工智慧的運用、開發與測試,以期加快看診速度,減少臨床錯誤,降低醫療風險,並提高健保申報成功率,提升醫療整體服務品質,同時人工智慧的導入,也增加了醫療研究時各項資料的可性度與收集分析資料的便利性。
慈濟與華碩團隊開啟的第一個醫療AI合作案,「ICD-10編碼AI推薦引擎」,以半年時間,就獲得台灣病歷資訊管理學會的認可以及使用醫師的讚賞。這個專案源起於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對於病歷品質的要求以及SNOMED CT(臨床醫學術語系統,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Clinical Terms)推行上的困難。慈濟醫療法人資訊顧問廖威博說:「我們可以將醫師學習SNOMED的時間以及病歷室疾病分類師面對每一本病歷的挑戰,彙整起來,以AI技術應用,尤其在NLP(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術成熟之後,就可以突破既往病歷撰寫以及正確診斷編碼(ICD-10)所遇到的困境與難題。」
華碩全球副總裁暨AICS負責人黃泰一指出,「在智慧醫療的研發上,華碩AICS聚焦於醫療數據的重構與分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與影像資料,這一塊是含金量最多,但傳統分析技術所無法解決的領域。任何的AI服務都離不開乾淨、結構化的資料,AICS利用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及深度學習等AI技術,為醫院建立醫療大數據的資料搜尋系統,以此資料結構化的基礎工程,建構可搜尋的巨量醫療資料庫。」,譬如利用AI系統深度學習分析病歷後,快速產出ICD-10的疾病編碼,降低醫院疾病分類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保險給付效率,目前在慈濟四大院區實際場域已可上線使用,提升醫師在診間病歷書寫的速度,留下更多時間問診,並協助醫師以臨床數據,做出更好的臨床決策,給予病人更精準的診斷。
「ICD-10編碼AI推薦引擎」除了在門診與住院病歷撰寫的輔助外,也可以運用在教學上,幫助訓練年輕醫師,甚至連資深醫師也受惠。臺北慈濟醫院接續與華碩團隊開啟AI專案的副院長鄭敬楓親自參與實測後,歸結出ICD推薦引擎可以從三方面協助醫師,首先在醫師打入病人主訴及症狀後,引擎中的「書寫小幫手」功能,可協助醫師修改用字的正確性;接著「智能編碼服務」功能,可依照醫師對診斷的描述,推薦可能及合適的診斷碼;而「醫療關鍵字」功能,讓醫師再次依據所下的診斷,檢視可能遺漏的主訴或症狀。
而在醫學教育的面向上,慈濟與華碩AICS也聯手開發適用於臺灣臨床訓練情境的輔助型人工智慧軟體,包括臨床輔助診斷系統、病歷寫作教學系統,讓醫學生與接受醫學專科訓練的醫師能因為使用人工智慧軟體,進而提升學習醫療專業技能的認知及效能。
華碩AICS與慈濟醫療的合作將幫助醫師,更有效率地快速掌握病人資料。不同於一般疾病,慢性疾病或者是重大疾病的患者,往往會經過漫長的治療過程,如何將複雜且零碎的醫療數據,透過AI人工智慧可快速整理成清楚易懂的知識,協助醫生立即洞察,甚至進一步預測可能發生的症狀,也可運用AI預測住院病人「出院後14天非計畫再入院率」,亦可分析全院「非計畫再入院率」之歷史趨勢,而AI預測的結果,可用來提醒醫護團隊關注出院後再入院風險較高的病人,從而達到預防醫學及精準治療的目標。
(撰文:曾慶方、華碩AICS,圖片來源:華碩、慈濟醫療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