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中企控制瑞典16%風電 官員憂恐威脅國安

歐盟過去幾年一直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遷的議程,包括實施減排和向再生能源轉型等措施。「建立一個氣候中和、綠色、公平和社會化的歐洲」是《歐盟戰略議程》(2019〜2024)的四大優先事項之一。但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再加上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不斷趨緊,包括瑞典在內的歐洲各國已經開始提高對各種安全風險的警覺。瑞典議員認為,中國企業廣泛布局瑞典風電威脅瑞典經濟與安全。

美國之音報導,瑞典議員斯特格魯德(Jessica Stegrud)最近提交一份議會質詢,指出約16%的瑞典風電由中國企業擁有,其中包括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廣核集團公司(中廣核,CGN)。斯特格魯德擔心,對中國國有企業的依賴可能在經濟上帶來風險,並使瑞典的電力系統變得脆弱。對此,瑞典副首相兼能源與工商大臣布施(Ebba Busch)表示,瑞典和歐盟的法律將能夠應對潛在的威脅。

斯特格魯德提到的中廣核集團,2020年11月就被時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布的禁令限制。該禁令禁止任何美國公司或個人持有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其中包括中廣核)有聯繫的股份。根據瑞典風能協會(Svensk Vindenergi)的數據,2018年至2020年間,中廣核收購了瑞典北部的六個風電場,但當時並未引起瑞典的注意。

直至2022年5月,瑞典議員維切爾(Markus Wiechel)在書面質詢中提出了他的擔憂,「我們已經知道,中國經常利用其經濟影響力來獲取政治優勢,收購企業不僅是一種經濟投資,也是一種安全政策工具。 通過擁有重要的基礎設施,如果他們願意的話,他們可以創造一種依賴地位,這就是他們能夠在政治上取得進展的原因。

廣告

在當時對質疑的回覆中,瑞典能源大臣法曼巴爾(Khashayar Farmanbar)強調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安全保護法》(säkerhetsskyddslagen)中對安全敏感業務的轉讓限制。這與本次能源與工商大臣布施的回復有相似之處。布施強調2023年12月1日實施的《外國直接投資審查法》,相信依靠法律可以製止威脅國家安全的行動。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NKK)分析師勒夫格倫(Helena Löfgre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外國直接投資審查法》生效至今,沒有一項被審查的投資被停止。「每個人都想知道的一個大問題是,如何與一個在根本上與我們的世界觀並不一致的對手取得平衡。」她說。

獨立資訊網站「氣候事實」(klimatfakta.info)提醒瑞典人,「亞洲獨裁政權在瑞典擁有重要基礎設施這一事實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警告信號」。該網站還將前述行業組織-瑞典風能形容為中廣核參與的一個「遊說組織」 ,稱「該組織聘請了律師和公關機構,竭盡全力取消市政府對風力發電的否決權,並破壞瑞典物種保護條例」。

威脅不僅來自基礎設施安全,還有可能發生的天文數字的壞帳。 《哥德堡郵報》(Göteborgs-Posten)的一篇報導批評稱,中廣核在瑞典的風電計畫存在嚴重的經濟風險。例如,位於瑞典中部西諾爾蘭省松茲瓦爾市的Kråktorpet風電場,其控股公司結構複雜,可能降低了透明度,並透過內部交易實現資金轉移。

Kraktorpet的所有權有點像俄羅斯套娃,該公司由一家名為Kråktorpet Wind Farm Holding AB的控股公司擁有,這家公司又由一家名為Kråktorpet Wind Farm Top Holding AB的控股公司所有,而後者又由CGNEE瑞典控股公司所有,而它又由一家總部位於巴黎的CGNEE SAS公司擁有。這家巴黎公司隸屬於中廣核。

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作為瑞典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瑞典納稅人的大力支持。《哥德堡郵報》的報導說,「通過電力證書制度,中國至少獲得了3億元瑞典克朗。」

另一家中廣核控制的位於瑞典中部耶夫勒堡省的風電場Högkölen也負債累累。根據2022年年報,Windfarm Högkölen的股本為5,079歐元,總負債為90,993,252歐元。這意味著貸款是股本的17,915倍。《哥德堡郵報評》評論說「將這樣的經濟建設稱為金融紙牌屋並不為過。」

目前,中廣核正舉債在瑞典北部的皮特奧(Piteå)建設歐洲最大的陸上風力發電場「馬克比亞登一號」(Markbygden Ett)。根據瑞典電視台新聞頻道(SVT Nyheter)報導,此處風電場已經負債60億元克朗。如果該專案破產,歐洲納稅人將面臨巨額損失。丹麥銀行(Danske Bank)信用分析主管路易斯·蘭德曼(Louis Landeman)在《商業世界》發文質疑這些項目的可行性,認為它們是「真正的陷阱」。

瑞典風能的公關經理斯科爾德(Nicole Dreher Sköld)明確對美國之音表示,風電是一個投資週期較長的項目,瑞典風能在評估投資者時,不會考慮投資者的資產組織方式和償債能力。「這取決於每個參與者為各自的項目做出的決定。我們是一個會員制組織,面向從事風電工作並希望促進瑞典風電發展的公司。」她說。

報導稱,這種讓人擔憂的狀況很難在短期內改善。根據《商業世界》報道,歐洲投資銀行表示,作為歐盟綠色撥款的一部分,最遲到2025年,銀行超過50%的貸款必須用於各種氣候和永續發展項目,這些項目旨在實現《巴黎協定》中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他們將在2021年至2030年間投資至少1,000億歐元用於各種氣候和永續發展投資。

在另一處由中廣核控制的、位於瑞典北部北博滕省的Lehtirova風電場也引起爭議。《哥德堡郵報》的報導中指出,其使列入紅色名錄的植物受到威脅,並且工廠必須位於距離自然保護區至少一公里的規定被忽視。

然而對氣候和綠色轉型的重視在瑞典仍是主流的觀點之一。瑞典環境黨松茲瓦爾主席博曼(Peter Boma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強調,「在綠色轉型過程中,我們必須使用最好的技術,使轉型盡可能容易。僅僅因為技術來自某個國家就對其說'不'是不合理的。

還有更多支持中國風電的聲音。正如議員斯特格魯德所言,「來自歐盟的壓力令人難以置信,這些壓力來自一些主要的有影響力的工業企業,來自部分商界人士,尤其是媒體,目的是為更多的風力發電鋪平道路。

歐洲議會議員、瑞典環境黨歐洲大選候選人名單第二名的霍姆格倫(Pär Holmgren)在接受瑞典廣播電台(Sverigesradio) P4西諾爾蘭頻道專訪時卻表示希望繼續與中國的合作,「我們需要更多的內部專業知識。但同時,作為環保主義者,我們並不是保護主義者。」霍姆格倫強調。

美國之音已向中廣核歐洲能源媒體中心發出了評論請求,截至發稿未得到回應。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65歲以上快刷存摺!每月最多8000元入帳 申請條件曝光
黃仁勳離台利多出盡?「端節後變盤瑟瑟發抖」專家揭明晚有1大變數
重電4大天王重磅回歸!「端午節變盤來了」華城、亞力…行家點名6檔接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