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中心自駕隊列技術 六和機械與中華汽車加入實車試驗或測試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左三),12日與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右二)等人,共同出席「台灣首獲全球最高汽車技術大獎」記者會,並與車輛中心「自駕隊列技術」的2輛自駕車合影。圖/劉朱松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左三),12日與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右二)等人,共同出席「台灣首獲全球最高汽車技術大獎」記者會,並與車輛中心「自駕隊列技術」的2輛自駕車合影。圖/劉朱松

台灣自駕車隊列技術,技冠亞洲!由經濟部科專計畫補助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車輛中心)開發「自駕隊列技術」,首獲全球最高汽車技術大獎。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12日表示,該中心目前已與六和機械共同投入實車試驗運行超過1,000公里;緊接著,2024年與中華汽車於彰濱工業區進行實車測試,未來可開創「商用車隊列」物流營運的新紀元。

對於車輛隊列技術,王正健指出,車輛中心積極投入推廣,期待將其落實在公共運輸方面,猶如「類捷運」一樣,未來還計劃與國內廠商合作,推動「類捷運」自動駕駛車。

另外,上述車輛隊列技術,亦獲得美國校車大廠Optimal集團青睞,雙方已簽訂技術合作案,進行可行性驗證合作,預計2025年可投入量產。

王正健說,國外的隊列技術,主要運用在封閉型的高速公路,而車輛中心此次突破用於市區道路,做對列系統運行,會面臨混流的車輛、紅綠燈號誌的挑戰,但車輛中心的隊列車自動駕駛車,都可順利運行。因為車隊若有別車插進車道,後面一輛的隊列車輛,會減速讓 別車先插進,若別車駛離後,隊列自動駕駛車又恢復原車隊。

王正健指出,車輛中心的自駕隊列技術,成功克服國際現有技術僅能在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運行的限制,再拓展至一般市區道路,解決人車混流、橋墩訊號被遮蔽,及多號誌路口的情境挑戰。

其中,低延遲車間即時通訊技術(CV2V),於每小時60公里時的隊列跟車間距,由國際大廠的11.3公里,縮短6%,來到約10.6公里, 使整體營運上,可更彈性調度車輛派遣,提升車隊營運效率可達10%。

廣告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表示,汽車技術突破獎,是由產調平台-「Tech Breakthrough」與國際數百家頂尖企業共同成立的車輛技術開發最具指標性獎項,共有15個國家、1,600家企業參賽,車輛中心也是亞洲歷年來首次獲獎的研究機構,讓台灣自駕車的水準,已獲國際的肯定。

邱求慧指出,經濟部未來4年將投入50億元,協助法人與業者在智慧車電領域的技術開發及建置驗證能量建立,以協助產業爭搶全球車輛產業供應鏈,持續朝智慧化領域開拓無限商機。

汽車技術突破獎,每年針對自動駕駛、聯網車輛、電動車、引擎技術及車用資安等領域進行評選,挑選當年度最優秀技術給予獎項肯定,吸引全球知名廠商參與,歷年得獎者包含BENZ、BMW、TOYOTA、Polestar、Harman、UL Solutions,及FPT Software等國際大廠。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晶片業復甦充滿變數?美媒:台積電營收洩1大警訊
駭客猛攻台灣1關鍵產業 這3檔防駭尖兵夯到爆
什麼?退休金也要繳稅!「退休不可不知的事」明年調整、後年報稅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