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委會質詢〉金管會:虛擬資產交易4階段納管 專法草案明年6月前報院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 (12) 日赴立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將分四階段漸進納管虛擬資產及交易業務事業 (VASP),VASP 同業公會將於明 (13) 日成立,後續將制定自律規範並加入罰則以強化自律,金管會預計今年 12 月底前,研提虛擬資產管理專法條文草案,後續辦理法規預告及舉行公聽會,明年 6 月前將專法草案報院。

彭金隆表示,虛擬資產交易具匿名、跨境及不易追蹤之性質,容易成為詐騙活動的溫床,因此各國已開始加強監管,以防止 VASP 淪為不法利用工具。

彭金隆指出,許多詐騙廣告都是來自一些社群網路平台,因此,金管會積極與對方溝通,同時加強宣導,希望未來民眾警覺性越來越高,提升全民防詐免疫力。

金管會被行政院指定擔任「具金融投資或支付性質」虛擬資產之主管機關,因此,有先行針對重要部分進行納管。

立委問及,未來監理態度是開放還是保守?彭金隆表示,這要從兩個面向來看,各國都是先從洗錢防制開始,當產業開始成形,國際上也出現競爭情況,台灣就要注意這樣的情況,台灣過去有很好的科技實力,假設這是未來很重要的趨勢,我們也要持續關注。

彭金隆強調,未來專法的面向當然是以安全、保護消費者為主,同時也要注意市場的發展。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談及 CBDC (中央銀行數位貨幣),他表示,還在研究階段,需要更多時間,最少 3 年以上,並強調科技越進步越要小心,比特幣等基本上屬性為虛擬資產、而非貨幣,央行本於職責,須對投資人提出警示,虛擬資產價格有漲有跌,應留意當中的風險。

廣告

立委問及,國內數位貨幣是否有金融中介的必要性,彭金隆表示,除了虛擬幣以外,還有穩定幣,無論在學理或實務上,各國對於其屬性都有不同見解,未來開始納管後,就會開始制度化,同時觀察國際趨勢,來作為以後管理的借鏡。

關於數位貨幣,台灣金融環境適合何種情境?彭金隆說,虛擬資產絕對有其獨特優勢,但缺點也非常多,未來還是要持續演進,觀察發展趨勢。

彭金隆表示,數位貨幣和流通貨幣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觀察國際數位幣的發展,還有 DeFi (去中心化金融),衍生出來的金融服務相當多元,但現在都要經過市場測試,才能知道其未來發展性。

更多鉅亨報導
檢調偵搜新壽弊案 金管會:與新光金現增各為獨立事件
新壽、三商壽財業務改善2大問題 保險局6月底前完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