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退休年齡修法誰得利?敬老福利該不該取消?給60+壯世代的自處之道
寫給明年邁入60歲的我與我的同齡人。
「耳順之年」源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可見「六十而耳順」代表著人生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古代的「耳順」,被視為一種智慧的象徵,經過多年的閱歷和學習,對世間萬物都能夠聽得進去,不再固執己見,心態變得平和豁達。
隨著時代的演進,「耳順」的含義也在不斷豐富。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壽命延長,生活節奏加快,對「耳順」的理解也更加多元,它代表著終身學習,能夠包容不同的觀念和文化,有大局觀,以及保持身心健康等。
最近幾年有一個詞叫「壯世代」,用來取代銀髮族,希望改變傳統的觀念,例如讓台灣行之多年的退休制度重新被審視。
修法備戰延退潮,壯世代闖AI也有戲
今年7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基法》第54條修正草案,規定勞雇雙方得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雖然仍不能保障65歲以上的工作權,但至少保護了勞工的協商和自主權,對退休年齡做出了一定的彈性調整和放寬。這樣的修法和觀念上的改變,是否將來會延伸到軍警公教等族群呢?其他勞退、勞保與國民年金等相關制度,是否也會跟著配套調整,有待觀察。
另外,新修改的《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中,有更多的措施鼓勵其就業。而和延退最相關的,是規定在原本的第12條,「雇主對求職或受僱之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不得以年齡為由予以差別待遇。」也就是,不可以對中高齡、高齡者有年齡歧視。
筆者贊成上述的修法方向和觀念上的調整,也相信未來15至20年間,60至75歲的群體(即四、五、六年級生)將掌握台灣社會最重要的資源和影響力,成為社會主流的年齡層;不論是擁有整體財富的高比重,位居政經地位的領導階層,或是掌握高選票族群(高人口數及高投票率)等優勢。
將來,隨著退休年齡延後,人們在60歲後仍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這與傳統對「耳順之年」的理解有所不同。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保持一顆年輕好奇的心,將有利於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而不應是「這個是年輕人的事,我不懂,也不想學」等明哲保身的半退休心態。
另一個重點是AI時代的來臨,其產生的典範轉移。
年輕一代擅長AI工具的使用,但可能缺乏深厚的產業經驗或對人性面處理的世故與理解;而「耳順世代」擁有豐富的人生與「domain knowledge(領域知識)」的經驗,但可能對AI技術的掌握不夠深入而無從下手。這種互補性的發揮,可以促成AI產業發展,比如年輕醫師和資深醫師的協同合作,結合AI對患者的醫療方案定錨,或是透過政務相關指導原則AI化輔以大數據做為應用決策根據,第一線的公務人員可以即時做最佳決定,而不再需要蓋幾十個章的公文旅行的傳統公務流程。如果未來不再是「官大學問大」及「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二分法,世代之間的共存共榮,極可能是AI產業化成功的重要元素和結構。
「老派」補貼已過時,紅利應留給新鮮人
面對資源與權力大量集中於台灣高齡族群的人口結構變化,個人主張現今實施多年針對65歲以上的福利應全面取消,比如地方政府類買票的免健保費,交通出行的半價等。
試想政府1年須編列多少預算用於「老」人搭高鐵南北往返於公務或旅遊的?過去或許可以說,因為法律規定強制退休不再有收入為由,需要提供敬老票。如今,如果未來退休是每一個勞動參與者與雇主之間的協議,不再是以65歲為一刀切,這樣的補助,是否應該更具針對性,以真正需要的族群為優先呢?如此,不論稱為銀髮族還是壯世代,未來工作權的延伸和保障應同步結合社會福利的限縮,更符合台灣公平正義的新價值。
如果漠視過去30年,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幾乎沒有改變,而台灣房價的飆漲和相關生活痛苦指數又節節升高,我們耳順世代又如何永遠過上太平的好日子?如果我們繼續占據資源,不相信英雄出少年,它將會是台灣無法持續進步的大路障。反之,如果耳順世代可以大開大闔,重視世代正義,樂於傳承經驗,充分授權並給予下一代足夠的機會去摸索嘗試,相信將會是台灣之福,永續之本!
延伸閱讀:AI時代來臨,教育部擬推「跨領域學士」!強調2大關鍵能力,最快下學期上路
一瓶威士忌要價 168 萬!格蘭利威為何將品牌推往高端化?
責任編輯:蘇柔瑋
更多報導
在亞馬遜上班壓力超大!主管下班安排超瞎「歡樂社交」,我卻不小心翻白眼⋯
十大最「薪酸」科系有哪些?薪水比念電機工程的少一半、失業率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