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展出14位女藝術家作品

彭雅美作品「花見」。(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彭雅美作品「花見」。(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徑有光─東海岸女性藝術家的生命看見」特展,即日起至九月十日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展出。本展聚焦於花東優秀女性雕塑藝術家近年的藝術表現,展出藝術家包括王昱心、王綺穗、王郁雯、李紫晴、林淑鈴、林介文、林瑞玉、陳彥君、陳淑燕、彭雅美、鄭致廷、哈拿‧葛琉、瑪籟‧瑪卡卡如萬、我們在這裡文化藝術工作室(林介文、林毓芝、林彥含)共十四位(組)藝術家,包括石雕、玻璃、陶、編織、纖維、紙雕、織染、裝置等多元雕塑媒材共二十三件作品,展現花東女性藝術溫柔力量。

談起女性藝術家及其作品之特質,多數人總會有「陰柔」、「細膩」等先入為主的風格印象,在創作材質的選用上,因為先天體能的不對等,輕質量的媒材往往成為首選,因此女性藝術家與「雕塑藝術」的關係,主觀認定上較為疏遠。

鄭致廷「含羞草─大腿骨」。(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鄭致廷「含羞草─大腿骨」。(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以硬式雕塑為例,因為媒材往往過於堅硬、沉重,不利取得或移動,因此以石雕藝術來說,台灣百位從事石雕的藝術家之中,女性僅僅只占二至三位;即便是宏觀的各類硬式雕塑,例如翻銅、鑄鐵、木雕等,女性藝術家亦寥寥可數。

隨著當代藝術進入「觀念」範疇,「雕塑」的定義不再只限於傳統的石雕、木雕、鑄鐵等媒材,陶、編織、自然素材及多元媒材裝置也進入了雕塑藝術的領域範疇,興起所謂「硬雕塑」與「軟雕塑」的分野。隨著材料的解放,有別過往雕塑藝術家多為男性的印象,女性藝術家成為「雕塑家」的人數大為增長,女性藝術家則用不同的生命體驗及視角,帶給傳統雕塑領域更多元的詮釋空間及情感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