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川普2.0電商貨量添變數 中菲行審慎因應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川普今天在社群媒體發文揚言揚言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25%關稅,中國大陸加徵10%關稅,中菲行(5609)總裁邱鈞榮表示,這幾年來電商貨物輸美占非常大部比重,帶動空運榮景,川普如果加徵關稅的確會有影響,但電商要抽稅有困難,實際具體細節還是要等到川普正式就任後才會確定。因此,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電商艙位需求,但長期來看航空艙位需求仍然存在,中菲行會審慎因應。

邱鈞榮指出,中國大陸一家大型電商每月7000、8000噸的空運貨量,約70到80架貨機,深圳一個月電商有20萬噸的貨量。美國面臨通膨,對中國大陸電商便宜貨被美國民眾視為小確幸,過去電商出貨到美國800美元以下免稅,這個議題影響會很大,具體細節如何操作要等川普1月上任後才會知道。

長期來看,中菲行認為,川普新政府可能加強對中國出口的管制,並課徵60%高額關稅,對中國大陸貨量形成壓力,可能導致中國大陸出口減少,亞洲其他國家關稅可能提高10%以上,「中國+1」策略加速供應鏈向東南亞、印度及墨西哥轉移,推動這些地區的貨運需求,尤其是東南亞至墨西哥及美國的航線需求提升。

邱鈞榮表示,近幾年來航空貨運需求來自東南亞最多,尤其泰國、越南最熱,除了台商生產基地移轉,還有PCB、新能源車都去泰國投資,一年來泰國是整個亞洲航空運費最貴的地區;而美國到中國大陸出貨增加,但中國大陸到美國下滑。短期來看,目前航空貨運市場供需平衡,預期此狀況可維持至2025年農曆年,價格波動有限。現在物流業也在跟航空公司正在議約,合約明年3、4月生效,整個運價比今年還要多出15%,因為有政治不確定性,明年合約並沒有那麼快確定。

海運來看,副總裁林永川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因關稅而啟動的拉貨潮,農曆年前的需求應該在下個月發生。目前海運運價遠洋和近洋呈現相反走勢,遠洋線在下跌,近洋線反而成長好幾倍,除了近期颱風造成的塞港效應外,近洋線雙十一後價格往上,顯示供應鏈移轉更明顯,且第四季亞洲線旺季,貨量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