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聯發科引動IC設計群雄逐鹿
撰文/楊惠宇
萬寶投顧楊惠宇指出,指數七月下跌508點,上下震盪幅度1231點,雖然季線只有跌破一天,但新手怕急跌,散戶在航運股上演「螞蟻搬象」後,在浪頭上摔了個大跟斗,心存恐懼加上外資不買帳,讓指數每收紅K量就縮,雖然季線守住了,但往上力道略顯不足。
台股之前上市弱於上櫃,主因在航運股下跌,目前貨櫃三雄萬海(2615-TW)、長榮(2603-TW)紛紛在季線止穩,陽明(2609-TW)也往季線靠攏,7月以來航運股急殺近腰斬,融資一度下滑後又反增,高檔套牢的投資人攤平搏一線機會,往上籌碼等著解套下,欲振雄風恐乏力,難以再擔任攻盤要角,勢必要由另一股新勢力掘起帶動指數再攻。
萬寶投顧楊惠宇強調,要負此重責大任者,必須具有一定份量,族群性也要夠強才能帶起「群聚效應」,放眼盤勢,首推電子莫屬,畢竟電子族群占台股比重高達60%,MCU新唐(4919-TW)、MFOSFET杰力(5299-TW)、二極體強茂(2481-TW)都創高,主因在缺貨漲價,而造成缺貨首因為晶圓代工產能不足。
上次分析到指標看聯電(2303-TW),因為目前市場缺的是成熟製程晶片,果然聯電順利發動己到60元價位,第二季毛利率由26%跳至31%,營收季增8%但EPS卻增加15%,顯示產品報價仍然良好,投信在整理區買了9.3萬張,外資狂賣在8月初開始強力回補,頻頻看衰的法人回心轉意,也帶動封測日月光(3711-TW)、欣銓(3264-TW)、頎邦(6147-TW)走高。不過「孤掌難鳴」,以現今指數量縮下,難靠聯電一己之力,需要另一股力量助陣。
萬寶投顧楊惠宇表示,美中科技戰開打後,相關半導體設備、核心關鍵晶片持續抵制下,陸企紛紛轉單台廠,立積(4968-TW)由不到百元衝至688元,世芯(3661-TW)也由百元一度擠入千元俱樂部,中國官方全力扶植境內半導體,但畢竟羅馬非一日建成,短期間內台廠將繼續享有「去美化」紅利。
聯發科(2454-TW)在4G手機落後高通,雖然貴為台廠手機晶片一哥,但股價最高到500元就壓回,此次受到美中角力天時,5G手機晶片大幅超車取代高通,市占由20%不到大躍進至今年第一季35%,而高通則是由40%衰退至29%,此消彼長下讓聯發科一舉坐上手機晶片龍頭寶座。
聯發科第一季賺16.08元、第二季賺17.44元,合計上半年賺33.52元,比起往年只賺15、16元不可同日而語,在代工產能上和台積電(2330-TW)結盟,比起對手高通主力放三星上更具優勢,雖然蘋果iPhone13出來會略受影響,但採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首款支援亳米波晶片天璣2000也將在第四季出爐,為其增加另一優勢。
5G系統目前分兩大規格,一種是Sub-6GHz頻段、另一種為毫米波,Sub-6頻段範圍較小,但因可以向下整合4G LTE,故對電信商來說切入較容易,也為目前市場主流,但要真正做到超高傳輸速率與低延遲,還是需要由具超大頻寛的毫米波達成,美國目前採用Sub-6GHz+毫米波雙頻,聯發科晶片支援下,有助於打入其市場。
萬寶投顧楊惠宇指出,以往歷史紀錄聯發科曾有三次股價來到500元之上,當時指數介於8000~9000點,現在指數己創新高來到一萬八千點,譜瑞(4966-TW)、祥碩(5269-TW)、信驊(5274-TW)同樣為績優股,獲利沒有聯發科來的好,但股價卻高出其倍數以上,「好股票股價終會反應其價值」,就時間問題而己。
聯電及聯發科都是國內老牌龍頭廠,旗下分支眾多,形成所謂的「聯家軍」,其實聯發科自己本身早期也是由聯電轉投資,可謂源自同一血脈,當這兩檔股票發動後,也將牽動旗下將士走勢。
聯陽(3014-TW)為聯電旗下類比IC廠,為全球PC輸出入控制IC龍頭,在晶圓代工吃緊下,客戶己預訂長約,目前訂單能見度己長達一年,去年EPS5.8元,第一季賺2.33元,在第二季合併營收創歷史新高下,上半年獲利就可望逼近去年全年水準,本益比約14倍,為聯電集團中相對「物美價廉」者。
至於聯發科旗下物美價廉代表為矽格(6257-TW),今年資本支出金額高達100億,為國內封測廠第4大,但其股本44億,只有龍頭日月光投控(3711)的1/10,也遠小於京元電(2449-TW)的122億,雖為二線封測廠,但因為封裝砷化鎵,是在5G及WIFI中的重要半導體材料,產業前景明確,第二季營收、稅後淨利及EPS通通創下歷史新高,目前本益比13倍也是符合「物美價廉」條件。
萬寶投顧楊惠宇強調,今年第二季風頭多被航運及原物料股搶走,許多有獲利及潛力的個股還潛伏盤面下,聯電和聯發科分別代表國內成熟晶圓代工及晶片龍頭,由聯電至聯發科接下來將引動IC設計群雄逐鹿!
受限篇幅關係,還有更多個股分析,會在 LINE 粉絲團與讀者分享。立即免費加入楊惠宇粉絲團,立即享有更多個股資訊。
(本公司與所推介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