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縣市爭設產業園區 恐生排擠效應

【時報-台北電】中央與地方政府爭相開發科學園區或產業園區,粗估全台官方加上民間開發的園區合計近200個,每開闢一個園區,地方政府動輒喊出增加幾千、幾萬就業人口,彷彿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不過,學者卻警告,爭相設園區反倒容易產生排擠效應,對改善失業率或幫助就業其實很有限。

早期的工業區確實是帶動繁榮的指標之一,但現在卻不見得如此。耗資8億元、面積22公頃的花蓮環保科技園區2008年啟用後,廠商陸續撤出,閒置至今逾10年,成為行政院工程會列管的「閒置公共設施」,目前委託民間公司經營管理並協助招商引資,但限制為環保署要求的7大環保相關產業,還計畫導入再生能源光電設施力拚活化。

南投縣竹山工業區原本以竹木加工與農產品加工為主,2005年起輔導傳產業者轉型觀光工廠。南投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李哲華說,台灣產業面臨勞動力短缺、全球競爭加劇、產業結構改變,加上位處地緣政治的影響,傳統產業很難靠本業生存;縣府開發南投旺來產業園區、草屯手工藝園區等園區,輔導傳產業者轉型為觀光工廠,除增加業者的附加收入及提升品牌形象,也能帶動當地住宿、餐飲等觀光產業鏈。

雲縣府目前規畫的9大產業園區都在籌設階段中,廠商認為「時機」是重點,例如台商回流、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都會影響整體產業發展,建議可先選定幾個園區重點發展,「抓住時機」、「先重質再重量」。

國立中正大學經濟系教授崔曉倩說,嘉義縣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當初設立時,是想吸引台中土地不敷使用的廠商到嘉義設廠;事實卻證明,人是最難移動的,廠商雖然蓋了廠房,但不是將自動化生產線搬過來,就是拿來當倉庫,除了觀光工廠還有人氣,其餘多半像空城。

崔曉倩認為,早期闢建工業區是希望達成上下游的群聚效應,但如今網路發達、交通便利,園區外溢效果已不那麼確定,與其再增加新園區,更該正視舊工業區現存狀況,重新規畫或盤整。

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馬群傑也說,設園區固然有助於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及工作機會,但各縣市政府爭相設園區,反容易產生排擠效果。遍地開花的產業園區,容易因需要大量電力及工業用水,擠壓周遭環境,加上政府的土地政策不清楚,推動變更地目增加工業用地也易出現灰色地帶,引發更多弊端。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監事、南部工業區理事長聯誼會榮譽會長鄭丞焜認為,產業園區遍地開花並沒有不好,反而代表經濟好,並可以解決各縣市的失業問題;只不過,政府廣設產業園區的同時,也要做好配套措施,除了供水、電力等基礎建設必須穩定之外,還應該開放移工從事基層勞動力工作,不要有過多的限制,如此產業界才能具有國際競爭力。(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呂妍庭、洪榮志、楊靜茹/連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