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三大策略助陣 2025車電產值上看6千億

我國制定2050淨零碳排路徑,要在2040年讓電動車在新售車輛中占比達100%,為此,經濟部規劃補助在地生產、補助開發關鍵零組件及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等3大推動策略,預估最快2025年汽車電子產值將會達6,000億元,且帶動汽車產業與車用電子等相關產業發展。

為達2050淨零碳排目標,政府部會已積極展開行動,其中運具電動化為首要目標,新車市售比階段性在2040年達100%目標。

為達到目標,經濟部制定3大推動策略,包含補助在地生產,以整車帶動零組件、補助開發關鍵零組件,爭取打入國際供應鏈、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等。工業局官員說,工業局擬制定智慧電動車輛整車自主生產能量補助計畫,將推動每年2家車廠在地生產電動車,使用國產關鍵零組件,未來經由在台生產,將國內優良汽車電子系統介紹給國際車廠,回銷國際母廠,逐步提升台灣車用電子產業產值。

根據統計,去年我國汽車電子產值約3,000億元,經濟部高層指出,在車輛智慧電動化趨勢及政府持續推動下,預估2025年產值將會翻倍達6,000億元,若再加上汽車整車與零組件,預估未來產值估計也約有4,000億元,因此汽車產業加上車用電子等產業,將可望成為我國下一個新興兆元產業。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5檔投顧點將 拚金牛甩尾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