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廢水排海!含氚廢水風險、爭議一次看

▲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正式排放,相關爭議與風險討論的挑戰才正要開始。圖為福島第一核電廠。(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正式排放,相關爭議與風險討論的挑戰才正要開始。圖為福島第一核電廠。(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日本政府決定今(24)日起開始排放核廢水入海,在首相岸田文雄積極奔走協調下,福島核災事故發生12年多後的今天,懸而未解的核廢水處理方案終於走到下一階段,不過為何東京電力公司會選擇此時排放核廢水,排放是否安全、鄰近國家又是什麼態度,《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相關資訊帶您一起了解。

福島「核廢水」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排放到海裡?

距今12年前,日本東北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規模9.0的大地震,震央所在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帶來嚴重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廠內6座反應爐中3個機組發生爐心熔毀,至今受損反應堆中的燃料棒仍未能完全取出,為了使其保持穩定而注入的冷卻用水以及受輻射污染的雨水及地下水持續儲存在水缸中。

這些受污染的水至今放滿超過1000多個儲槽,只要這些水箱沒有處理、新的海底排水管道沒有就緒,就無法真正完成拆除與重建,為了能夠安全關閉工廠、拆除設施,日本宣布目前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將這些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約130萬噸的超高濃度輻射物質的核廢水將經過嚴格處理,並提交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審查,預計從2023年起花費30年的時間逐步排放稀釋後的核處理水。

核廢水與處理水是什麼?國際原子能機構認可嗎?

事實上,福島受污染的核廢水並非可以「直接倒入」海中,在今年日本決定排放的「核處理水」必須先經過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先進液體處理系統)處理,才能經過濾被稱為處理過後的「含氚廢水」。該系統將會把核廢水內除了「氚」以外的高達62個放射性核種去除,惟氫的同位素「氚」目前還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從水中分離。

在經過蒐集、處理、蒸餾、分離、固化等淨化處理過程中,這些足以填滿500多個奧運泳池的大量核廢水會先被測量其放射性物質濃度,再除去大部分的放射性元素。處理實際作業的東京電力公司(東電)表示,這些含「無法處理」的含氚廢水將會再經過第2次處理稀釋,直到每公升水中含有1500貝克(Bq,放射性活度的單位)的氚,這些低於日本國家所要求的濃度標準的稀釋廢水才會經由約1公里長的海底管道排放到太平洋中。

經過了為期兩年的調查,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在今年七月提交最終報告並稱排放核處理水「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對於各界擔憂,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也表示,日本的計劃引起東亞地區高度關切是「絕對合乎邏輯的」(absolutely logical),但該監管機構此前曾六度批准了日本提交檢測方法與數據,若日本按計劃持續排放核廢水,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健康影響。

▲日本政府22日上午召開相關部會首長會議,宣布福島核廢水最快將在24日排海。圖為福島核電站內的稀釋處理水設備。(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政府22日上午召開相關部會首長會議,宣布福島核廢水最快將在24日排海。圖為福島核電站內的稀釋處理水設備。(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揮之不去的疑慮與風險

既然日本政府、東電與國際原子能總署都已經層層把關,那麼為何還會有擔心核廢水排放的聲浪出現?

目前各方對排放廢水計劃仍疑慮重重,其中多半聚焦於這些經過處理的核廢水是否真的「值得信賴」與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並無明確研究結果。首先,用於排除大量放射性元素的ALPS機器就曾發生狀況導致信賴度堪憂,尤其是韓國考察團曾向媒體爆料過去10年內該系統曾故障8次,不過根據日本東電提供的報告,目前廠內儲存的放射性污水已經過第一次ALPS設備處理、剩下七成尚未符合排放標準,因此會再進行第二次 ALPS設備處理,以符合法規的排放標準。

另外就是碳與氫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與「氚」,兩者難以從水中分離,雖然經過處理但日本與國際原子能總署並無長期研究結果顯示排入海後會如何擴散、在哪邊堆積,或對海床的沉積物、植物帶來何種影響,其中碳-14半衰期超過千年且可能導致DNA損傷或潛在的遺傳突變,氚雖只有在極大量的情況下才會危害人體,但是否會向食物鏈上游移動,形成所謂生物累積,最終經水產進入人體仍令多國產生疑慮。

福食變輻食?中港澳立禁令、韓國政府民間不同調

解決福島核廢水排放問題階段中,態度最為強硬的當屬中國及港澳,在日本尚未決定正式排放日期時,中國外交部就先抨擊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任務僅限於日本提出的將廢水排放入海的這一方案,「並不能證明排海是處置核污染水唯一的、最安全的和最可靠的選項」,屢次抨擊日本「打著科學幌子誤導國際」;同時中國海關總署也在七月禁止輸入包括福島在內的日本10都縣的水產,未在禁止名單的其餘地區水產也須經過檢測核格才能進口。

而當正式進入討論排放日程時,香港和澳門政府也宣布於24日起禁止包括栃木縣、群馬縣、琦玉縣、千葉縣、東京都、新潟縣、福島縣、茨城縣、宮城縣與長野縣等地水產品進口。香港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也批評日本政府,認為將核廢水排放入海的做法十分不恰當,是要其他國家跟著做「人類大實驗」。他指出,日本所有相關報告都只強調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符合標準,但未提及其他高劑量輻射的核元素,實則是在誤導大眾。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民眾前往日本駐香港領事館外抗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海,民眾前往日本駐香港領事館外抗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外交部今天再度聲明,堅決反對並譴責日方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廢水排海,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停止這一錯誤行為,同時也由中國海關總署宣布,將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韓國境內也出現質疑聲量,不過官方與民間的態度就不太相同。在持續與日本保持友好關係的尹錫悅領導下,韓政府多半表達支持態度,先前就曾低調表示日本此舉「沒有科學上、技術上的問題」,再加上IAEA署長當時在東亞訪行除了前往日本外,也到了韓國聆聽意見與分享最新資訊,確認日韓保持合作與溝通,基本上韓政府並沒有過激反應。

然而在民間,韓國各地的環保團體、公民團體與學生組織幾乎是一面倒地要求日本停止排放核廢水,並譴責日本此舉將危害海洋生態和人類,還有學生團體闖入日本駐韓大使館高舉「大海不是日本的垃圾桶」、「要求立即停止排放污水」標語;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也呼籲日方停止威脅漁業的核廢水排放。

對以海洋為生的太平洋島國來說,人們的擔心就更為顯著了,但太平洋地區各領導人立場分歧,難以達成集體共識。太平洋島國庫克群島(Cook Islands)總理布朗(Mark Brown)23日表示,他相信排海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但不是每個太平洋島國領袖都抱持同一看法;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負責人普納(Henry Puna)稱,福島核廢水排放不僅是個核安問題,更是個「核遺留」問題,是一個關乎海洋、漁業、環境、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與健康的問題,「我們的人民沒有從日本的計劃中獲得任何好處,但子孫後代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影/反對排海!韓國大學生闖日使館抗議福島核廢水 16人遭逮捕
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 中國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影/福島核廢水排放中!首批預計耗17天完成 計畫持續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