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寶林案增至6死 女子換肝仍不治

【時報-台北電】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3月中旬爆發食物中毒案,多位民眾因吃進含邦克列酸的食物出現身體不適,有7人重症住進加護病房救治,僅1人出院,造成6人死亡的重大食安事件。1名在案發後接受換肝的46歲女性患者,病情雖一度好轉,但11日病情急轉直下,搶救2個多月後仍不治。北市衛生局雖從廚師手部、糞便檢體檢出邦克列酸,但源頭何在?迄今沒有答案。

全案有7人罹患重症,陸續有5人不治,其中1人經救治後出院,不料昨再添1死。

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死者46歲女性在3月21日至寶林茶室食用滑蛋河粉,於3月23日就醫、4月中旬換肝,患者先前都在一般病房,6月10日晚間肺部突然出血、影響呼吸,從一般病房轉到加護病房。

3月中有不少民眾到寶林茶室用餐後,出現發燒、腹瀉、嘔吐、全身倦怠等症狀。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長林冠蓁表示,3月26日衛生局會同疾管署、食藥署及專家到寶林茶室稽查,當時專家推測,可能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邦克列酸引起,後續在寶林茶室吃粿條的35位通報病患中,有33位病患驗出邦克列酸,佐證專家當時想法。

他說,醫療團隊緊急裝上葉克膜搶命,狀況一度好轉,但患者屬於食物中毒,並非器官失去功能,毒素不只侵犯肝臟,也擴及其他器官,搶救過程中病情變化大,最後因多重器官衰竭而不治。

檢方曾在廚師手部、糞便中檢出邦克列酸,前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也說「絕對不是懸案」,前北市警察局長張榮興甚至在4月中稱應該會破案,近期將有具體結果。

廣告

不過,林冠蓁說,雖證明邦克列酸曾經出現過,但遺憾的是,3月24日接到新北市衛生局通報,指標個案經急診後返家休養,當天稽查已無個案當時所食用同批食材或剩餘食品;3月26日食藥署帶回35項食材都沒驗到邦克列酸,目前都還在找尋中,等待檢調偵查結果。

衛生局昨指出,寶林茶室重症個案醫療費用,已運用北市重大災害捐款,協助墊付740萬5598元,另自3月29日至4月29日查核37處百貨及3處賣場共稽查598家業者,1家衛生缺失複查不合格、2家未投保產品責任保險、1家豬肉原料產地標示不實、1家食品從業人員體檢不符規定、4家有逾期食品,皆已依法處辦。(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劉瑋晴/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