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家庭看護移工 要求納入長照體系

【時報-台北電】昨(16)日是「國際家務工日」,台灣移工聯盟偕同一群移工到衛福部門口抗議,高喊「泰源部長看長遠,不然長照走不遠!」,指國內21萬名家庭看護移工是提供照顧的主力,卻長期沒法令保障,要求衛福部將他們納入長照體系。衛福部回應,已著手規畫將通過語言、照護能力檢定的中階技術人力,可進入社區和居家擔任照服員。

台灣移工聯盟專員王俐婷表示,監察院2023年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對於長照人力需求高達82萬9431人,其中老人占比65.43%,但截至同年6月,長照服務體系登錄照顧服務員9萬2558人,其中居家服務員僅4萬9425人,難以因應整體需求,21萬名家庭看護移工才是我國最重要的長照人力。

勞動部2023年統計,家務移工平均工時約10小時,但一家一聘僱方式,導致移工長期血汗,幾乎24小時待命,宛如現代奴工。來自印尼的移工Cici說,自己由仲介分配到照顧老奶奶及打掃4層樓房子,早上6時開始從1樓掃地、拖地、清潔天花板、擦窗戶、清理房間,直到凌晨;沒午休時間,連睡覺都被要求和阿嬤同房。

Cici說,自己因過勞摔傷,被送回仲介公司,期間還要打掃仲介的房子;後來重新安排,卻是照顧110公斤重的長輩,以及煮一家六口的飯,腰傷難耐仍得繼續工作,沒法令保障。

王俐婷指出,國人對家庭看護照顧的需求目前只能二選一,若選擇家庭看護工,就不能使用長照資源,但政府長照資源始終不足,若把21萬家庭看護工的人力納入長照體系,不僅能補足需求,同時家庭看護工的勞權也能獲得保障。

廣告

王俐婷表示,衛福部曾說家庭看護工是長照制度之前就已存在,與長照完全沒有關係,根本是「講幹話」。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呼籲將家務移工人力納入長照體系,並逐步廢除1對1、24小時在宅的家庭聘僱制度。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回應,已規畫讓符合一定語言能力檢定、照顧技術成熟的外籍看護中階技術人力,優先開放成為居家或社區照顧服務員。

是否將外籍看護納入長照體系?吳希文表示,目前已開放機構申請外籍看護工,但家庭看護工屬於家庭聘僱,工作性質是居住在案家提供陪伴照顧,和長照人員屬性、定位不同。衛福部會持續蒐集意見,審慎評估。(新聞來源:中國時報─鄭郁蓁/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