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轉、貨運獲利動能 仍面臨航網、機隊、人才挑戰 星宇巧用後進者優勢 鎖定利基型市場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星宇航空2020年開航,到2024年就完成股票上市,成為下半年新上市公司的一大亮點。尤其今年前8月營收年增率大增6成,亮眼財報背後,它的機會與挑戰是什麼?

文/張道宜

瞄準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立下的「台灣民航史有始以來發展最快的公司」目標,星宇航空預計在10月完成上市目標。媒體披露張國煒將採國內外並行;換言之,除了本國投資人,星宇可能找上國外投資者一同參與上市。

「多元上市方案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契機,有這樣的機會,當然不會輕易放過。」談到星宇航空是台灣第一個適用「多元上市」的案例,星宇策略長劉允富坦言,航空公司初期資本投入龐大,等到獲利再去符合上市標準難度非常高。「如果能夠確保(星宇航空)未來1、2年都是獲利,為何不現在就上市?」

客運續加溫 未來成長可期

所謂多元上市方案,指的是針對公司尚未獲利,但市值至少50億元,且實收資本額、營收與淨值占資本額比率達到一定標準的上市申請方案。當初開放的本意就是希望讓市值達到一定規模,而獲利仍不穩定的新創企業,也能透過股票上市募集資金。

2018年成立,1年後爆發全球新冠病毒百年大疫;在疫情期間開航,星宇草創期慘澹經營度過了3年。如今劉允富對獲利的堅定信心,首先來自於近1年經營績效持續改善。不只1~8月營收年增率寫下航空4雄之首,攤開星宇航空最新第2季財報,上半年毛利率比去年同期再增加2.3個百分點,站穩20%大關;每股稅後盈餘年增116.7%,來到0.39元。就連讓市場關注的累積虧損,也靠著資本公積與獲利彌補,從2023年底的115.1億元,下降至第2季的81.5億元。

而張國煒在股東會上,也針對公司的營運喊話,預估今年獲利可望達到「兩位數的億」,「如果今年沒有什麼奇奇怪怪的病毒跑出來,或是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應該可以達到這些目標,我們對自己非常有信心,也希望股東繼續給予我們支持。」只要機隊順利擴展,創造規模經濟,獲利能力在10年內應該就能與長榮航、華航平起平坐。

《財訊》雙週刊指出,另一個信心,來自於整體航空產業需求強勁,特別是客運市場的穩定成長。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報告,今年客運收入預計將達到7440億美元,比2023年增加15.2%。劉允富觀察,亞太區由於在後疫情復甦的速度較其他區域慢,仍有爆炸性成長的空間。

開拓新市場 搶攻中轉商機

而其中星宇航空瞄準的,正是亞太地區的中轉商機,「特別是東南亞地區,能夠提供直飛航班到北美主要城市的國家寥寥可數,8、9成以上的乘客都需要轉機,如果可以爭取他們來台灣轉機,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這也是為何星宇航空一方面明確宣示拓展北美重要城市航線,也持續布局東南亞的航網,在目前開設的32個航點,東南亞就占了13個。「我們要確保在北美航線一直開、艙位投入的同時,有足夠的乘客。」

換言之,星宇航空作為台灣航空市場後進者,在壯大實力與市場競爭夾擊下,選擇切入利基市場,也就是相對小眾,但尚未被完全滿足的市場需求。

劉允富強調,其實與競爭對手相較,客群原就不盡相同,因此在布局新航線時,「比較重要的是抓住星宇的目標客群,達到預期的載客率,並且反映到營收與獲利表現,這條航線我們就算是成功了。」

此外,張國煒最強調的旅客體驗差異化,星宇更是全方面貫徹。除了消費者最喜歡在社群分享的各項機艙內服務,另外像A321 neo窄體機首創商務艙全平躺座椅、經濟艙個人娛樂系統,「我們一直想打破旅客對機體的迷思,覺得飛機大就是好,其實窄體機也能提供很好的搭乘體驗。」劉允富認為,星宇的長程航線相對較少,在亞太地區的中程航線比重較高,養成了旅客對中型客機的接受度後,機隊調度和成本控制也更為靈活。

其次是貨運市場。《財訊》雙週刊也發現,雖然星宇貨運市場僅占營收不到10%,但由於美國電商強勁,半導體需求暢旺,全球貨運量連續4季年增率正成長,星宇航空今年上半年貨運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65.8%,「目前只是有限的客機機腹空間載運,就可以創造不錯的營收。」

「在整個AI供應鏈助力下,未來3~5年的貨運市場,我們的態度是非常樂觀。」過去航空貨運出身的劉允富指出,除了在第1階段機隊擴建過程增加5架空巴A350F貨機,目前還在考慮是否再增加另外5架。

然而要站上趨勢浪尖,需要的是能夠站穩的基礎和足夠的規模。星宇航空定下7大戰略,包括機隊、航網、品牌、服務、科技、飛航安全與人才培育。「沒有一項可以暫緩,所以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是關鍵。」劉允富解釋,航網與機隊規模擴大,有助於降低航班單位成本,這是星宇目前的競爭弱勢;「但航網進度到哪裡,就需要多少飛機、人力與系統,一個沒跟上,發展就會延遲。」

這也使得空中巴士近期交機延遲的狀況,以及組裝品質問題,讓張國煒傷透腦筋。雖然星宇航空喊出明年機隊自26架增加至33架,並在2029年增加至53架。但法人透露,目前空中巴士平均交機延遲約9~12個月,能否如預期擴大規模,牽動星宇航空未來的獲利動能。

端出7戰略 解決規模痛點

星宇航空另一項急起直追的策略,則是與航空公司結盟。除了時間與航網便利性,里程累積也是航空使用者關注項目之一。然而星宇仍在發展初期,規模不足,勢必要透過與其他航空公司的合作,以及加入聯盟來拓展航點以及里程兌換,才能吸引更多持續搭乘的常客。

此外,兵法的根本,三軍未發,糧草先行。尤其航空業又是高固定支出與低毛利的行業,如果沒有扎實的財務基礎,支撐起機隊規模與人力資源,蜂擁而至的乘客反而會成為品牌聲譽的雙刃劍。劉允富解釋,星宇航空目前到2029年的購機計畫,資金籌措規畫都已經完成,「只要按部就班,應該不必擔心財務上的挑戰。」

星宇以成為業界規格制定者為目標,「服務、內裝複製並不難,但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差就是我們的優勢,要利用這個時間差持續創造差異化。」劉允富也向《財訊》雙週刊透露,特別在需求爆炸性成長進入尾聲,星宇航空必定要著眼細節,才能在市場脫穎而出。未來甚至也不排除切入私人航空產業,服務更高端的顧客群體。…(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721期)

更多財訊文章

中信金被迫收手、台新金未必得手!新新併還要過兩關 1500億元缺口才是最大考驗

楊金龍鐵拳打炒房 走出彭淮南陰影!無懼外界龐大壓力,力阻房價失控...

金洲一網打「進」全球前三大!搶占客製化商機 產線持續擴張

孫正義聚焦安謀打造人工超級智慧!投資輝達、OpenAI未果 埋下AI布局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