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勵進研究船!航海天數可連續30天 還配置深海3千公尺「高科技ROV」
為響應聯合國「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 2022),國科會也啟動台灣系列推廣活動,連結基礎科學與永續發展,並在「勵進研究船」鳴笛啟航。此次透過國科會及國研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的導覽下,《Yahoo奇摩財經》記者親自登上停泊於基隆港的勵進研究船一探究竟,進一步了解海洋研究的運作機制。
國科會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處長羅夢凡向記者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 2022),預計在今年7月至明年6月之間,透過多元活動邀請各國共同響應,台灣參與國際性活動也期盼能推廣基礎科學和永續教育,讓全世界看到台灣投入科學的決心。
以台灣地磁量測的科學實驗為例,國小至大學等校園師生可透過手機,和國際夥伴進行合作量測,展現出台灣基礎科學全民參與、國際連結的精神。羅夢凡說,透過手機內的線圈便可進行磁場的量測,也就是「XYZ三維方向」有磁場的大小及指向,隨著空間不同、時間不同,觀察到磁場有所變化,
羅夢凡指出,國科會記錄的是全台各地、合作單位觀察到的磁場如何變動,因為地磁變化是地質非常重要的研究之一,「當地磁轉變,可能會引起氣候變化、帶來農業的影響,因此,必須掌握對地磁變化及地質後續效應,事前了解影響,並有因應措施。」
「勵進研究船」是目前台灣最大的科學研究船,總噸位約2,629噸,由首位台灣女性船長掌舵。羅夢凡表示,勵進研究船執行了很多海洋研究,近期的研究工作包括海洋生態調查、海洋地質及水文研究;未來在淨零減碳目標上,要調查台灣附近海域的地質狀態,作為二氧化碳存放相關基礎地質的資料。
據了解,勵進研究船的航海天數是目前台灣研究船最長,可以連續航行30天,航程最遠約是海洋中程距離。船上研究團隊可包容24人,另可加上維持運作的船員技師及廚師約19人。
值得一提的是,勵進研究船配置「重型工作級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裝置重量約5.5噸,可到水下3,000公尺從事深海觀察工作,是科學家觀察海洋生態環境系統的重要科技之一,讓台灣科學團隊製作出高規格的海洋研究。
透過ROV微觀攝錄的水下細緻影像,提供即時的科學觀察及長時間影像,可以判斷生態環境的現況及生物族群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提供量化海洋生態環境參數及生物多樣性的實體標本。
勵進研究船整年出海進行海洋研究,上一次在菲律賓附近勘查,未來也將持續依照新的海洋研究計畫,進行其他的航程。
若大專院校師生欲使用勵進研究船從事海洋研究,可先申請國科會計畫或其他部會的相關計畫,當研究計畫核准後,便可登船出海使用。據了解,使用科研船的相關費用都由國科會補助,包括船員船訓的支援及住艙、伙食等資源;也就是說,只要有研究計畫,研究團隊僅需負擔研究上的費用。
目前台灣共有4艘海洋研究船,除了勵進研究船,也包括噸位2,200噸的新海研一號、噸位800噸的新海研二號及新海研三號,研究團隊可依據研究任務,看哪艘船最適合,例如,計畫內容若較近海、不需使用較大的設備,則可選擇新海研二號或新海研三號。
台灣海洋研究船正努力對台灣周邊及相關區域從事重要的海洋研究,主要是海洋資源維持著人類生活,如何觀測海洋、並進一步做到海洋減壓及海洋永續,是台灣永續活動中的關鍵之一。
(審核:呂俊儀)
延伸閱讀
台灣還達不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吳政忠:國科會要加速基礎科研落地
開放資料超過3.2萬多筆!國科會:要確保「使用合法合理」並兼顧個資安全
台灣第二顆自製衛星!「獵風者衛星」組裝完成 明年Q1發射上太空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楊絡懸:專訪過台積電董娘張淑芬的藝術公益、側寫過英國前首相梅伊的政經脈動。相信不論是企業大老闆、小人物或社會角落,都有值得被記錄的故事,期盼透過深度和廣度的觀察力,帶來最宏觀的專業報導。
Yahoo股市App下載:即時看盤、到價通知、最新盤勢與財經新聞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