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台光電、聯茂回溫可期;富采Q4營收60億保衛戰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709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1.1分,成交值為7.59億美元。

2.集中市場21日融資增為1674.86億元,融券增為626402張。

3.集中市場21日自營商賣超36.96億元,投信買超5.27億元,外資賣超28.71億元。

4.中鋼(2002)旗下環保工程公司中宇(1535)受惠集團訂單穩定,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3.56元,賺贏去年全年,中宇總經理李志豐表示,目前公司在建工程量逾164億元,同時也跨足循環經濟領域,包括儲能系統、太陽能工程及碳捕集(CCS)工程等業務均已開始承接,公司未來幾年業務量相對穩健。

5.消費性市場需求不振,銅箔基板(CCL)台光電(2383)、聯茂(6213)今年營運均受到影響,法人表示,雖然短期消費性尚未看到復甦,但網通、伺服器升級趨勢不變,帶動高頻高速材料需求增溫,樂觀看待CCL廠2023年營運回升。

6.年末市場進入淡季,以及消費力道尚未復甦,軟性銅箔基板(FCCL)大廠台虹(8039)預期產業去庫存狀況仍會持續至2023上半年,最快要第二季才可望有漸漸復甦的跡象,因此對明年上半年持審慎看法。

7.訊連(5203)跨足AI(人工智慧),人臉辨識FaceMe產品再瞄準數位金融市場。訊連21日宣布與元大人壽合作,提供「遠距投保」服務,以人臉辨識協助身分認證,突破親簽的框架。

8.LED廠11月營收雖因擺脫十一長假干擾而反彈,不過時序進入傳統淡季,消費性電子需求持續疲弱不振,加上12月再度遭遇年終盤點、歐美聖誕節等不利因素,根據龍頭廠富采(3714)出具的財測,法人預期富采第四季營收恐探掛牌以來低點,且不排除再度陷入小幅度赤字。

9.佳世達(2352)董事長陳其宏21日表示,大陸調整動態清零政策,染疫速度快,應該會在一~二個月內達到高峰、然後結束。他指出,大陸是數一數二的經濟體,對全球需求面有很大的影響,邊境開放之後可以到全球消費,會刺激需求復甦。

10.低碳與綠色工程案量持續擴大,加上搶攻高科技建廠商機、強力布局美國市場,中鼎(9933)指出,截至11月,手中在建工程已達3,365億元,創歷史新高。法人預期,第四季傳統上是工程趕工、入帳高峰,中鼎受惠在建工程年底完工入帳,估今年合併營收創新高的機會極大。

11.國巨(2327)持續轉型、在逆轉產品分布之後,高階利基型比重攀升至75%,抵銷消費性電子的疲弱,走出大中華區、跨出被動元件的布局獲得投信法人認同。

12.面對原物料成本大增,飲料大廠黑松(1234)今年營運勉強守住正成長,董事長張斌堂認為隨著疫情解封,明年營運應該會比今年樂觀,但暗藏三大變數,包括疫情反覆牽動需求、主要原料價格居高不下、通路整併的影響等。(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