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群聯AI祕密武器闖輝達GTC;4月新電價恐漲12%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輝達(NVIDIA)「GTC 2024」大會將在美西時間18日開幕。法人預估,今年GTC至少六大亮點,包括B100/B200、液冷散熱升級、電源管理強化、智慧駕駛技術、邊緣運算應用、AI主權倡議等,台積電、台達電、聯發科及散熱、組裝、記憶體等台系供應鏈,可望受惠。

2.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8日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5元,為改採季季配息制度以來單季新高。儘管台積電15日在富時權重調整等因素影響下尾盤遇賣壓侵襲,終場重挫3.95%、收753元,然市場解讀漲多拉回為暫時性因素,依舊樂觀期待秒填息行情再現。

3.智慧城市展19日開幕,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與5G智慧杆標準推動聯盟,將號召和碩、台達電、中華電、仁寶等數十家業者,於台南及高雄催生兩個5G智慧杆創新應用園區,集結多家業者以主題館方式,展現台灣在5G智慧杆的軟、硬實力,同時以「國家隊」模式,爭取國際合作及將整體解決方案外銷輸出商機。

4.壽險2026年接軌IFRS 17與ICS,面臨巨大增資缺口,據悉新光人壽上周出爐的財顧報告,初估到2025年底接軌前現增需1,000多億元,其他老牌壽險面臨同樣增資壓力,初估全體壽險將有8,000億~9,000億元增資缺口危機,多家壽險積極爭取如厚實外匯準備金取代避險成本、相關準備金或增值利益計入RBC資本等自救方案。

5.新光金控決議向股東募資125億元,加上已公告的70億元現增、80億元發債,年底前有275億元挹注新光人壽,但對兩年內逾千億元的增資缺口陷入兩難,29日將討論修改公司章程拉高額定資本額,先從現在資本額1,700億元拉上2,000億元或到3,000億元。但恐衝擊投資人信心、股價重挫,後續籌資困難,尤其擔心禿鷹或私募股權搶奪經營權。

廣告

6.加速營運轉型,南亞推動利基投資布局,今年台灣樹林廠區ABF載板二期、林口高PIA含量及PETG等聚酯粒、仁武寬幅半硬質膠布,美國軟質膠布相繼完工投產,預估年創百億元以上產值。尤其,台灣醫療用減白血袋及大陸寧波丙二酚及昆山ABF載板已於去年完工,減白血袋廠正進行相關認證;伴隨景氣回穩推進,有利助攻營運衝刺。

7.台日韓面板產業面對陸廠競爭,今年終有扳回一城契機。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陸系面板廠在電視面板的市占率高達67%,價格話語權提高,惟2022年電視面板價格重挫而大幅減產,並且主導漲價,讓電視品牌廠大吃苦頭,因此今年採取策略性地分散電視面板供應商,台日韓面板廠因此受惠,成為關鍵少數。

8.輝達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本周登場,群聯搶國內記憶體產業頭香,將在會場展示人工智慧運算服務「aiDAPTIV+」,搶攻AI「Home-computing」大餅。

9.據了解,經濟部本周將向行政院爭取撥補台電千億以上預算,此牽動電價漲幅。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預計22日召開,行政院本周會拍板決定撥補多少歲計賸餘彌補台電虧損,倘若未能爭取1,500億元額度,4月電價平均漲幅可能落在12%~13%以上,但不會超過15%。

10.市場前景未明,加上春節工作天數少,壽險2月新契約保費449億元,至少為2018年同期的新低,但因1月壽險業締造出亮麗的開門紅佳績,今年前兩個月累積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1,116億元,表現優於去年、年增15%。(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