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張錫喊買債;生技市值王將轉上市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美國聯準會放鷹使美元指數轉強,與輝達財報利多出盡,在外資轉賣超之下,台北股匯期三市22日齊步拉回,股匯二市同步終止連七漲與量縮,台股終場下跌106點收17,310點,成交量縮減至2,885億元;新台幣貶值1.47角收最低31.595元,成交量縮減至16.17億美元。

2.總統參選登記倒數計時,藍白隔空駁火,言辭更激烈。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2日已拒絕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所提,重新審視9份民調之議。柯文哲並說,「下架民進黨第一順位的組合,你不知道嗎?」侯友宜昨晚受訪回擊,民眾黨還沒走完民調爭議問題,若能走完,誰正誰副就很明白,柯文哲要不要,就是他的一句話,「我們會等到最後一刻。」

3.生技股王保瑞、高獲利資優生泰博轉上市案過關,激勵生技業掀起「轉上市」風潮,預期市值王藥華藥也有機會在年底前獲准,目前生技前五大市值股除合一外,其餘4家均轉上市,不排除為年底生技族群拉出一波紅包行情。

4.數位醫療蓬勃發展,根據統計,數位醫療營業額成長率每年皆有1成以上,去年更高達502億元。為因應未來趨勢,立法院23日審查民眾黨團擬具的《數位醫療發展條例》草案,22日由召委吳欣盈舉辦公聽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直言,草案架空了《人體研究法》、《藥事法》等現存法律,允許特定研究不必取得受試者同意,一旦病人參與實驗出了事,恐怕只能自己找業者。

5.通膨降溫趨勢明確,美國升息近尾聲,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22日表示,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再升息的機率近乎零」,第四季進入債市的風險更低,未來可期待的資本利得相當可觀,觀察台灣債券ETF規模今年成長4,646億元,即是投資人看到趨勢和時機點,現在進場可望鎖住債券高利。

廣告

6.外資對台積電已創下近四年來連14日買超紀錄,合計買超12萬4,652張,由於短線加碼超過710億元、創下史上最大連買金額紀錄,隨著美元指數回升、費半指數壓回,外資22日轉為調節台積電3,142張,挑戰2017年3月13日至4月6日、連17日買超14.7萬張新紀錄因而失利。

7.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22日指出,2012~2022年家族企業家數及市值統計顯示,整體市值規模逾0.82兆美元,每年股利收入近台幣1兆元,顯示台灣家族企業財力相當驚人; 然而,相較於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整體波動性較低,近十年低於12.87,不僅凸顯出成長性不足,許多正面臨十字路口無法有實際作為。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