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多1倍!當心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是有「遲緩」問題
小威從小就比較安靜,不太會發出聲音,平時也都待在角落不太動,爸媽疼愛到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直到3歲、要上幼兒園的年紀,才發現小威不太會說話,走路搖搖擺擺的,爸媽急著帶他到處求醫,才發現是「發展遲緩」。
遲緩兒人數比出生人口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遲緩兒的發生率大約是 7%,在台灣每年通報早療的則有 2 萬人左右,年齡跨越 0~6 歲。雖然整體比例只有 2% 左右,低於研究推估的發生率,但新北市社會局認為,是台灣對於早療、發展篩檢的觀念還沒建立,近年在推廣之下,通報人數也開始年年上升。
如果擔心自己的孩子有發展遲緩,0~3 歲的幼兒,每個月都要有發展檢測,包括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社會情緒發展等;像是語言發展,不是只有會不會發出聲音、說話,如果不能正確表達、理解話語中的意思,也可能是大腦出現問題。
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先天性的染色體異常,或是曾感染腦膜炎、癲癇、腦神經病變等腦部疾病,但也有可能是環境刺激不足,或是家庭暴力造成大腦問題。像是偏鄉兒童測出遲緩的比例比都市地區略高,就可能是文化刺激不足、家庭照護不周等。
以最容易發現的語言遲緩來說,幼兒要學說話必須先用「聽」的,充分吸收外界聲音、環境經驗後,才會有語言發展。如果家中大人很少講話、或講的都是較為簡單不複雜的語言,刺激太少、就會形成發展遲緩。
兒童發展五大檢測
粗動作
大肌肉表現,隨著年齡不同有不同要求
例子:抬頭、翻身、獨立維持坐姿、四肢爬行、獨立行走、跑步、跨越障礙、上下樓梯等。
精細動作
能完成細微的動作,或是手眼協調能力
例子:伸手抓握、手指捏起物品、拼圖、握筆塗鴉、拿湯匙吃東西、脫衣服等。
認知能力
五官感覺的應用、理解事物的能力對物品的大小、顏色形狀、軟硬、味道有反應,能理解空間、遠近,具有理解抽象概念與記憶的能力。
語言
除了自己發出聲音之外,也要有對話能力、聽懂大人指令、能表達需求、有敘事能力等。
社會情緒發展
有社交行為的展現,能發展出安全感、自主性、自信心,會懂得維持人際關係、控制情緒等。
男女比大不同
而特別的是,在台灣遲緩兒的男女比上,差別大到 7 比 3,不過根據統計,發展遲緩中的語言障礙、自閉症、智能障礙、注意力不足缺失症、學習障礙等單一缺失症,都是男生比女生多,其中自閉症、跟學習障礙的比例甚至達到8比1,其他的則也有 3 比 1。
在早療通報上,2~3 歲的男女通報比例是最懸殊的,幾乎達到 3 比 1 的程度,這剛好是發展到最活潑好動的時期,因此男生的「特別文靜」容易被發現,女生的「特別文靜」則會被視為正常,錯過了早療的黃金階段。
新北市社會局針對統計曾表示,家長比較願意投注心力給兒子治療,對男孩的期望、資源也都比女兒高,而早療是需要家長大量時間陪伴,也需要花費不少的金錢,女孩相比之下就沒有這種高待遇。
7 歲以前有 7 次免費健兒門診
雖然職能治療提供爸媽檢測孩子發展的簡單守則,但很多爸媽還是會擔心自己誤判,錯過早療時間。目前國健署提供 7 次的健兒門診:
未滿 1 歲 6 個月:補助4次
1 歲 6 個月~未滿 2 歲:補助 1 次
2 歲~未滿 3 歲:補助 1 次
3 歲~未滿 7 歲:補助 1 次
如果確認有發展遲緩,可以到各地醫學中心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進行早療評估,因為發展遲緩是由各個不同面向造成,每個孩子狀況不同,需要專業治療師來做量身設計。一般而言,早療團隊除了一般的科別之外,還有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聽力治療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等。
世界衛生組織也做過統計,政府投入 1 元在早療,未來可以節省 3 元的特教經費,因為 3 歲以前大腦還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提供刺激與訓練還來得及補足受損的地方;就算沒辦法恢復到一般人的水準,也能在未來比沒有早療的人多一點生活自理的能力。
另外,各項能力也會互相影響,語言能力不佳的人,也很難發展社會認知,引發更多情緒,甚至出現暴力行為,更影響人際關係,形成惡性循環。進行早療時,家長應該詳細詢問治療人員孩子表現如何、下次目標、回家後還可以做什麼、大約多久可以進步等,問越詳細越可以發現問題並討論,也才能達到早療的最佳效果。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