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免費還能賺錢

新聞提要■歐洲再生能源占比大增,批發電價跌到零甚至是負值,意味不但免電費還能倒賺,也大大改變歐洲人用電方式。

精句選粹■A big increase in wind and solar power has pushed wholesale prices to zero or below for many hours of the year, spurring a sea change in the way people use power -- based on whether the sun is shining or the wind is blowing.

荷蘭軟體銷售員范迪森(Jeroen van Diesn)與兩家電力供應商簽約,電費不是每月或每年調整的固定價,而是照荷蘭電力批發市場價格按小時計費。當電價降得夠低,范迪森家的智慧電錶就會開始幫他兩輛電動車充電。

批發電價為零或以下

范迪森的例子反映歐洲用電新趨勢,而且未來可能在世界很多地方蔚為常態。那就是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量大增後,一年當中很多時段的批發電價降到零甚或是負值,從而大大改變一般人用電方式。

范迪森表示,他在5個月內靠汽車充電賺了30歐元,足以支應他挪威電力供應商Tibber的服務費。

身為乾淨能源愛好者的范迪森說:「我的車子充電不用錢。對我來說這與嗜好沒兩樣也像是遊戲,我可以持續多久?」

風場或太陽能電廠的發電成本微不足道,只要再生能源足以應付一個地區大部分電力需求,市場價格近乎於零。倘若再生能源生產商在政府補貼驅使下向電網輸送電力,過剩的電力湧入電網,會將電價推向負值。

晚上洗衣服或許比較划算,因為電力需求減弱、風力增強,有幾小時用電免費。同樣地在太陽能豐沛地區,大清早幫電動車充電,通常比在正午時段充電貴得多。太陽是否露臉或有沒有起風,逐漸成為用電依據。

歐洲輸電系統營運商聯盟Entso-E匯集的數據顯示,今年歐洲大陸有6%的時段,批發電價降至零或以下,占比與2023年2.2%和2022年0.3%相比劇升。

在再生能源發電量大的市場,今年這個占比數字更高,像荷蘭有8%,芬蘭和西班牙更分別高達11%、12%。分析師預期,隨著更多太陽能板與風力渦輪機安裝,這些數字料還會攀高。

電力即時定價 將成主流

美國仍以固定電價為主,大多數州未允許採用即時定價,但很多人認為遲早會改變。從西歐到美國加州,批發電價為零或呈現負值正在迅速蔓延。

歐洲電力市場出現劇變,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加速變化,可以預見幾年後美國再生能源發電達到類似規模時,同樣劇碼將重演。2023年歐盟44%電力來自再生能源,美國只有21%是再生能源電力。

陽光普照的加州、風力強勁的大平原地區和德州,批發電價為零及負值的情況已很普遍。南加州掀起太陽能板安裝熱潮的緣故,今年有近20%的時段批發電價為負值,照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數據,去年這方面比例僅5%。

對於開放家庭企業簽署依批發價計費的電力計畫,美國監管機構持謹慎態度,擔心一旦批發價跳漲,消費者會收到鉅額帳單。2021年德州遭罕見的冬季風暴侵襲,導致電價飆漲,簽了批發電價合約的消費者受到打擊。

縱使邁入乾淨能源時代,美國電費帳單不可能是零。2023年美國帳單中的發電成本平均占60%左右,其餘是輸配電費用,為了強化電網應付數據中心等的用電需求,輸配電成本在往後十年料大幅成長。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iPhone組裝將倍增 立訊大擴廠 叫陣鴻海、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