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史上新高 國銀海外獲利 去年賺872億
【時報-台北電】2024年資本市場多頭加持,國銀海外獲利豐收。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去年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稅前盈餘872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二位數的13%,其中,香港持續蟬聯最賺錢地區、稅前盈餘385億元,占比逾4成,其次新加坡稅前盈餘94億元。
國銀海外分支機構2020年因疫情影響,獲利一度重摔到451億元,2021年開始谷底回升,2023年來到772億元最高紀錄,2024年稅前盈餘872億元再創新高,且年增100億元或13%,主要是利息、投資及其他淨收益成長帶動。國銀海外分支機構主要集中在亞洲,因此亞洲賺713億元、占82%,其次美洲獲利117億元。
香港仍是國銀海外最賺錢地區,占整體的44%,但較2023年略減27億元或7%。銀行局分析,主要是因香港當地房市行情不佳,國銀增提呆帳費用。
第二大地區是新加坡94億元,不甩高基期續拚出正成長,至少創六年新高,年增約5億元或6%;第三大地區是美國稅前賺93億元,前三季受商用不動產授信呆帳費用增加影響呈年減,第四季獲利動能恢復反轉為年增13億元或16%;第四大是大陸賺77億元,並創四年新高,年增19億元或33%,主要是處分有價證券,及利息淨收益增加。
國銀近年積極往新南向布局,去年新南向18國稅前盈餘234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42億元或22%,主要是呆帳費用減少。獲利以新加坡最多,其次越南賺63億元、年增24%,也是海外獲利第五大;第三澳洲33億元,年增8億或31%,且為海外獲利第七大。
去年國銀新南向兩地虧損,柬埔寨虧8.6億元最多,主要是呆帳費用增,第二季開始轉虧,但較2023年虧19億元顯現減緩;二是寮國虧1.3億元,集中在第四季轉虧,與2023年相較是由盈轉虧。
去年變化最大是英國、年賺11億元,2023年虧18億元,即轉虧為盈;成長速度最快是加拿大、賺19億元,2023年僅賺2.6億元,年增逾6倍,主要是2023年轉銷呆帳、低基期所致。另國銀第六大獲利地區是日本、賺41億元,並創五年新高,年增9億元或30%。(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戴瑞瑤/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