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賺贏三星 員工卻擔心沒頭路?發展電動車為何成罷工導火線?

文/林信男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2023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極為風光的一年,當年度集團旗下品牌現代、起亞(Kia),獲利共計超過26兆韓元(逾新台幣6000億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首度超越三星電子,成為韓國上市公司「獲利王」。

然而,在亮眼業績背後,現代汽車集團的勞資關係,卻頗為緊繃。今年6月24日,會員超過4萬3000人的現代汽車工會,有9成會員透過投票,表達對罷工行動的支持,主因在於,勞資雙方歷經8輪談判,仍無法對加薪和延後退休年齡等議題,取得共識。

假設罷工一事成真,將是現代汽車集團近6年來,首次因薪資談判破局,導致罷工。

營運聚焦電動車 勞工擔心丟飯碗

事實上,現代汽車工會成員每年都投票支持罷工行動,藉此爭取權益,但未必會真的罷工。近年來的罷工導火線,主要和公司將營運重心轉向電動車,以及通膨對薪資的影響有關。

在淨零碳排趨勢下,現代汽車集團開始把業務重點,聚焦於電動車領域,令許多員工擔憂,電動車崛起,恐使汽車產業需要的勞動力減少,影響自身生計。

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車零組件較少,可採取模組化生產,簡化了產製、組裝步驟,勢必會降低人力需求。現代汽車集團有超過5成員工,隸屬車輛生產、維護部門,對他們而言,雖然電動車是產業發展新契機,卻也可能是讓他們飯碗不保的威脅。

基於上述原因,現代汽車工會多次在談判中,要求資方保障他們作為生產人力的角色。

通膨侵蝕購買力 盼提高基本月薪

《財訊》雙週刊指出,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引爆通膨,易漲難跌的物價,讓薪水變得更薄,即使尹錫悅政府承諾,會設法降低食品價格,仍無法平息民怨,被認為是今年國會選舉,執政黨慘敗的原因之一。

廣告

不過,從經濟數據來看,韓國的通膨問題,確實有所緩解。在緊縮政策奏效的情況下,韓國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2.7%,是近10個月低點;扣除能源、食品的「核心CPI」年增2.2%,創2021年12月以來新低。

即便如此,現代汽車工會仍要求,資方應將最低基本月薪,增加15萬9800韓元(逾新台幣3700元),把2023年獲利的30%,作為績效薪資,並將退休年齡從60歲,延後到64歲。

罷工戲碼頻上演 被戲稱「貴族工會」

現代汽車工會揚言罷工已成常態,由於公司近期業績良好,加上疫情落幕,外界預期,這次工會將試圖爭取更多權益。

自1987年成立以來,現代汽車工會幾乎每年都拿罷工,作為和資方談判的籌碼,使生產進度、公司形象和股價,受到大小不一的衝擊;因此,輿論未必每次都與勞方站在一起,現代汽車工會甚至被戲稱為「貴族工會」。

《財訊》雙週刊分析,這回,無論現代汽車工會是否真的會罷工,可以確定的是,現代汽車集團的營運,將持續受到勞資談判影響,在震盪中尋求平衡。…(更多精彩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

延伸閱讀:

科科科技IPO破局,到底哪裡出錯?台灣證券史首見 公司與承銷商兩敗俱傷...

霸氣魏哲家 為何敢向客戶大膽喊漲?一場記者會,揭開台積電股價易漲難跌的祕密

50影響力人物》儒鴻創辦人洪鎮海 全球機能布創新之父

50影響力人物》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 台灣半導體崛起的奠基者

50影響力人物》龍德造船董事長黃守真 國艦國造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