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最年輕遴選校長 用一本日記連結家鄉 高為元:生醫是日不落產業 沒必要跟別國比

清大最年輕遴選校長 用一本日記連結家鄉 高為元:生醫是日不落產業 沒必要跟別國比
清大最年輕遴選校長 用一本日記連結家鄉 高為元:生醫是日不落產業 沒必要跟別國比

文/劉軒彤

根據《財訊》報導,清華大學新任校長高為元,是非典型的國立大學校長。上任不過兩月餘,社群已經有自稱「元寶」的粉絲;走在校園,遊客上前求合照,高為元也欣然應允。本刊攝影記者拍照時,他還囑咐補光別太過,身旁同事玩笑說,他怕拍起來像韓劇偶像明星。

幽默的型男 滿身正能量也有國際觀ˉ

這是高為元給人的第一印象,謙和有型還帶點幽默。在今年4月30日的清大校長交接典禮上,與會貴賓最常以正能量與國際觀來形容他;而這些人格特質也在此次《財訊》的採訪中,展露無遺。

11歲跟著外派父親到美國,此後40多年高為元都在國外生活,雖然常帶家人回台探親,但仍被歸為「空降」校長,缺乏人脈成了挑戰之一。高為元不以為忤,他樂觀地說:「這也反映了清華想做一些以前想過卻沒有做過的事,有新的思維。」

《財訊》分析,這樣的新思維,有一部分跟今年清大招收第一屆學士後醫學系,以及正準備招標的桃園教學醫院有關;值此生醫產業與科技結合之際,需要借重高為元的國際生醫背景,尤其是銜接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的「轉譯醫學」專業,替清大培養出跨領域人才。

對於生物醫學,高為元很有想法。主攻生醫工程和生物材料的他,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任教18年,2003年創辦促進傷口癒合的生技公司,嘗過創業的酸甜苦辣。

「我常常被說不!」投資者會說不,因為看了20、30個技術,這只是其一;臨床醫師也說不,因為他不能馬上了解新技術;甚至,「我自己也跟自己說不;高為元,你確定要這麼做?」

廣告

強調價值鏈 生醫市場是日不落產業

但是這段創業過程,讓他領悟到從學界到產業界的轉譯過程中,技術只是整體價值鏈的一塊,好的人才必須知道怎麼去整合,包括從應用面到法規,或是與資本市場與創新文化等等的溝通。更重要的是,要先知道臨床應用的「痛點」在哪裡,然後再跟技術溝通。「轉譯醫學幾乎是一種思維、一種心態,就是要更多元與更包容。」

根據《財訊》報導,最近幾年,高為元的生涯轉到亞洲。2015年被延攬到香港大學擔任副校長,參與過港大在深圳2000床教學醫院的設立;2019年又被借調到香港科技園,擔任轉化研發所所長,同時協助港交所評估無盈利生技公司的上市申請,見證了香港股市從金融地產跨到生技領域的過程。

高為元對於港交所2018年新增的無盈利生技股上市規則,很有感。他指出,香港的生技產業幾乎從零開始,有了這個上市新規則,家族辦公室、機構投資資金進駐,香港科技園區的生技公司也從20家成長到160家,短短3年多,大大改變香港的生態。「這個政策,完全是一個巨大的遊戲改變者。」

提到香港的進展,不免讓《財訊》記者聯想到必備考古題─國際強敵環伺,台灣發展生醫的優劣勢?孰料高為元馬上用正能量打槍:「根本沒有必要去比較,生醫市場實在太巨大了。你想說美國有這麼多錢,日本、中國市場這麼大,台灣就是一點點…,也就是說你還沒開始跑,就認輸了,在這麼大的產業中,就永遠畫不出自己的獨特性,只能看到別人的背影。」

高為元用「日不落產業」,來形容生醫這個大市場;只要有人類在這個地球上,一定需要生物醫學。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簡報說:「現在國際的趨勢,是以患者的角度來看生物醫學,從預防、診斷、治療、患者監護再到復健,每一個人都在這條路上循環,有多少產業在裡面?不是一兩家公司或一個國家就可以壟斷。」

根據《財訊》報導,高為元特別強調價值鏈,也就是包含研發、軟硬體元件生產、裝配、配銷、售後服務,或者周邊的法律、融資等等,「生物醫學產業是一整個價值鏈,走過這個價值鏈,技術價值就會提升。這個生態太廣,一定可以找到切入點。」

清大最年輕遴選校長 用一本日記連結家鄉 高為元:生醫是日不落產業 沒必要跟別國比
清大最年輕遴選校長 用一本日記連結家鄉 高為元:生醫是日不落產業 沒必要跟別國比

他以自己開公司被投資者質詢的經驗,提醒投資人在投資生物醫學之前,第1個問題應該是問自己:我的投資出場策略是什麼?因為生物醫學的技術很難,但在產品化的過程中,只要還是在價值曲線上,技術評價就會逐漸提升,代表投資轉手後,仍有可能賺錢,不一定要從0走到100。「生物醫學是很特殊的領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估值與風險,會有很多的投資出場策略。」

寄語投資人 評估風險要有出場策略

高為元並沒有用太過艱深的詞語來談生物醫學,他總是不時提醒,生物醫學的理念講起來並不是很奧妙,最難改的,反而是人的思維。尤其現在什麼都要加上「智慧」兩個字,科技與生醫互跨領域,遊戲規則不一樣,「只要帶著一個好奇心,其實機會很多,看你怎麼去挖掘!」

上任兩個多月,高為元已經融入清大的日常,《財訊》採訪這天,他說自己心情特別好,原來是闊別月餘的家人,當晚將自港來台團聚。而從訪談中,也發現這位54歲的清大校長保有初心的一個關鍵,是他與童趣的連結。

其一,不管是搬到美國、轉赴香港,再回台灣,他的行李箱中,一定不會忘記帶著當年他在台北東門國小的日記本,這是他與家鄉的連結。其二,當初舉家搬遷香港,以及這次回台就職,他都攜著家人坐在桌子兩側,拿起暢銷30年的童書《Oh!The Places You'll Go!》,帶著家人一句一句地念一遍。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最深奧的哲學,往往不需要很複雜的文字,用簡單的白話一針見血,反而可以開竅。」高為元說,這本童書要傳達的是相信自己,不要怕做決定,走錯了轉個彎,還可以去別的地方。採訪他,更像是引領我們的一種自我探索!…(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64期)

延伸閱讀:

高林跨足精品事業 資工博士變身時尚型男

生技股接棒演出!政策、解盲話題多 「這6檔」逢低布局期待下半年

再生醫療將成後起之秀!台灣「3生技廠」前仆後繼 從細胞療法進軍醫美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