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三能-KY穩坐兩岸最大烘焙器具廠,董座擘畫兩項重點目標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國一年烘培產業(原料、器具及機械設備)市場規模高達3000億人民幣,台灣也有約新台幣300億元,三能-KY(6671)目前已穩坐兩岸最大烘焙器具廠,總裁張瑞榮擘畫三能未來目標,直指朝東南亞市場發展,並以節能減碳環保材質,成為業界唯一推出複合式材料器具的廠商。 根據資料顯示,烘焙產業(原料、器具及機械設備)一年市場規模,中國達3000億人民幣,台灣約新台幣300億元,在烘焙器具來看,世界第一是美國American Pan公司,三能則是第二大,目前在中國及台灣市佔率都穩坐第一,在台灣佔有率約60-70%。

看準東南亞烘焙器具市場一年有2500億元規模,將是三能積極進軍目標,張瑞榮指出,三能在兩岸包括台灣台中及大陸無錫都設有生產基地,營收比重中,中國佔比為70%,台灣為25%,其他包括日本及印尼約5%,有鑒於東南亞市場前景看好,已在印尼設立行銷中心,目前由中國廠外銷至印尼銷售東南亞區域。

張瑞榮擘畫印尼為三能集團的第三個生產基地,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目前前置作業包括管理人員進駐及培訓,盼等疫情穩定後即著手廠房的規劃建置,如此將可降低成本。

所謂「民以食為天」,張瑞榮說,儘管有疫情及俄烏戰爭,但烘焙市場前景並沒有看淡,還是會成長,主要理由是M型化市場,像是高品質或是大眾化麵包,三能會配合市場趨勢做調整。

三能終端客戶包括統一超商、全聯、大潤發、家樂福及全家便利店,張瑞榮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也是很擔心,怕會影響整個市場,但事實上還好,因為三能在2019年就佈局電商,成立網路銷售所以衰退有限,反而影響最大是烘焙設備廠商,在疫情下,無法交貨至國外客戶。

張瑞榮坦言,儘管有電商彌補,但2020年經銷商則衝擊較大,三能在大陸有800多家,台灣近300家經銷商,疫情使得線下受到衝擊,但反之線上成長30-40%,但整體器具銷售是下滑,2021年線下回歸正常,線上回到過去水準,整體銷售回覆正常,2022年不僅回到水準還可以再向成長,營收目標挑戰兩位數增幅。

中國在2019年對環保標準要求趨嚴下,三能開始針對環境保護議題著墨,開始研發環保材質及工廠內的製程進行改良,張瑞榮說,三能這3年已研發並推出塑木,利用咖啡渣、木屑粉及稻殼粉為主材料與塑膠結合,這樣估計可減少30-50%塑膠用量,以烘焙器具一年使用200噸塑料,估計會產生540噸二氧化碳碳排,若能取代,這是對社會的貢獻,因此,減少全塑料,推動複合式材料烘焙器具,儘管成本增加,但對環境有幫助。

三能主力產品為烤盤、土司盒、蛋糕模,近兩年推出受好評的低糖吐司盒,目前兩岸已銷售66萬支,該產品可縮短節省烘烤時間從40分鐘降至30分鐘,不僅讓烘焙店的產能可提升,吐司的保濕度更好,也是推廣節能減碳,若以節省8分鐘烘烤時間,預估可以節省42噸的二氧化碳碳排。

三能2021年營收突破20億元大關達20.66億元,年增8%,預計22日將舉行董事會確認財報。法人估,三能去年因原物料上漲使得生產成本增加,毛利率略為下滑,全年每股盈餘約3.5元。

展望2022年,今年持續受到原物料價格壓力及俄烏戰爭,公司內部營收成長目標為8%,張瑞榮認為,有機會挑戰兩位數成長,獲利則回升至2020年3.66元上市後新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