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陸貿易戰 加徵電動車稅

在長達8個月的反補貼調查後,歐盟12日宣布對所有中國電動車企加徵的臨時關稅稅率,從目前的10%升至最高達38.1%。歐盟執委會預告,如與中國方面在汽車產能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新關稅將於7月4日左右實施。

綜合外媒報導,歐盟執委會公布的最新稅率中,對比亞迪、吉利及上汽集團等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稅率分別為17.4%、20%及38.1%;其他配合調查的公司將徵收21%關稅;不配合調查者徵收高達38.1%關稅。美國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將於調查後,適用單獨稅率。

據BBC報導,中國對歐盟出口的電動車中,近50%是特斯拉、福斯、寶馬(BMW)等西方車企品牌,特斯拉就占40%左右,至於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歐洲的年銷量不到20萬輛,市占率不到8%,以比亞迪、上汽集團(旗下有歐洲品牌MG)、吉利三家為主。

中國商務部12日對此強烈反彈,批評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WTO)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產業界的呼籲和勸阻,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表示深感遺憾,堅決不能接受。

雖然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高關稅,但事實上其各方意見仍存分歧,尤以德國政府和汽車業反彈最為強烈,擔心將點燃中歐貿易戰。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12日表示,歐盟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加大貿易戰風險,而且不會增強歐洲汽車行業的競爭力。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歐盟執委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錯誤的決策。福斯汽車表示,歐盟執委會的決定,讓當前德國和歐洲對電動車疲軟的需求雪上加霜,呼籲歐盟執委會利用下半年時間與中國方面進行貿易談判,找到另一個既能公平對待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競爭狀況,又不會限制自由貿易的法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錢景俏 5檔電池材料供應鏈有戲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美光早盤大漲逾9% 記憶體族群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