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北京怒:一意孤行

歐盟執委會周三(12 日)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在接受調查的中國三大汽車集團中,比亞迪 (002594-CN) 將被加徵 17.4% 的關稅、吉利汽車 (00175-HK) 是 20%、上汽集團 (600104-CN) 38.1%。

歐盟對各國進口車的一般關稅稅率為 10%,而歐盟加徵反補貼關稅,代表上汽集團面臨的關稅稅率高達 48.1%。歐盟執委會表示,如果歐中雙方不能得出有效解決方案,這些臨時關稅將在 7 月 4 日上路。

據《彭博》報導,上海顧問公司 Automobility 創辦人 Bill Russo 表示,這些措施是一張「超速罰單」, 中國車廠在這場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我們來放慢他們的速度」。

遊說團體 Transport & Environment 的數據顯示,去年在歐盟銷售的電池電動車中,幾乎每五輛就有一輛是中國製造,今年比率可能會進一步升至 25%。

在此之前,美國政府 5 月率先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的關稅提高到 100%,以消除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6 月上旬,土耳其也宣布對中國進口車輛加徵 40% 關稅。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三表示,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WTO)的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產業界的呼籲和勸阻,一意孤行,中方對此高度關切、強烈不滿,中國產業界對此深感失望、堅決反對。

中方敦促歐盟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切實落實近期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達成的共識,透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並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廣告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林劍強調,這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歐方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供鏈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

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則表示:「我們關注到歐盟發布的相關臨時措施。梅賽德斯 - 奔馳始終支持基於世貿組織規則的自由貿易,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應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則。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將給各方帶來繁榮、增長和創新。如果任由保護主義趨勢抬頭,將對各利益相關方造成消極的後果。」

德國大眾汽車說,反對徵收此類「反補貼稅」,稱歐盟「這一決定的負面影響超過了對歐洲——尤其是對德國汽車行業的任何潛在利益」,「提高進口關稅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導致貿易衝突升級」。

寶馬集團對反補貼調查有著明確立場。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對歐盟此番加稅措施發表評論如下:「歐盟執委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徵關稅將會阻礙歐洲車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勢必引發連鎖反應:以關稅回應關稅,以孤立取代合作。對寶馬集團來說,類似增加進口關稅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無法幫助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寶馬集團堅定不移地擁護自由貿易。」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