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電零組》勝德12月營收為1.39億元,年減33.76%
【時報-快訊】勝德(3296)12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2月營收 1-12月營收
112年度 139,454 1,490,174
111年同期 210,537 2,558,533
增減金額 -71,083 -1,068,359
增減(%) -33.76 -41.76
【時報-快訊】勝德(3296)12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2月營收 1-12月營收
112年度 139,454 1,490,174
111年同期 210,537 2,558,533
增減金額 -71,083 -1,068,359
增減(%) -33.76 -41.76
今年上半年台股日均成交值年減17%,成交熱度明顯降溫,衝擊券商獲利,根據統計,21家主要券商中,僅元大證券和去年同期相比,呈現正成長,其餘業者一片衰退,甚至出現由盈轉虧的情況。
【時報-台北電】為強化壽險業財務彈性與因應匯率波動能力,金管會於6月底發布函令,明定壽險業可針對過往特定保單的責任準備金計提基準進行調整,最高可釋出40%,並得轉列為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金管會保險局10日表示,截至目前已有10家壽險公司提出申請備查,備查審核通過後可適用於6月營收。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截至7月10日止,共收到10家壽險業者提出責任準備金釋出的備查案內容,但由於各案仍在審查階段,因此涉及金額與實際轉列入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等細節,目前不便對外公布。本次開放申請期間自7月1日開始,期限為15個工作日,換算後將於7月21日截止。 據了解,有部分壽險公司已在備查結果出爐前將先行入帳。蔡火炎說明,依照規定,壽險業者在執行責任準備金釋出時,需提供經精算人員簽意見書、會計師出具的合理性意見書,才能作為財報入帳依據,保險局也將根據壽險業者提報的資料審查其合規性,若發現問題,仍會要求業者進行調整。為提升透明度並保障投資人權益,壽險業者釋出責任準備金後,應於半年報(6月底)與年報(12月底)的財報中揭露相關資訊,附註說明釋出金額,但在每月損益公告中則無需揭露細節。截至目前已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昨(10)日終場漲166.24點,收22,693.25點,漲幅0.74%,證交所公布10檔注意股。機構件廠州巧(3543)除了醫療...
時序來到下半年,截至目前為止,市面上還有54張刮刮樂頭獎尚未兌領,總獎金高達7,220萬元!其中,有1張「哈樂贏」彩券將在下週三(7月16日)到期,彩迷們可得加緊腳步,趕快翻翻包包、抽屜或皮夾,別讓大獎白白錯過。
街口金融科技公司驚傳被台北地院查封,其為台灣電子支付龍頭「街口支付」的母公司,消息一出,658萬用戶的權益立即引發關注。街口支付火速發出聲明回應,強調權益不受影響。
【時報-台北電】油價急跌、新台幣匯率強升,重創台塑四寶,第二季、上半年悉數轉虧。台塑四寶第二季合計營收3,301.98億元、季減9.5%,營業虧損101.9億元、季減519%,稅後純損250.7億元、季減769%。 南亞受惠電子材料、塑膠加工營運持穩貢獻,成為四寶中本業唯一獲利者,惟匯損、轉投資虧損放大,整體第二季每股純損0.52元。 台塑化第二季成品油煉油價差回升至二位數,但油價急跌、新台幣強升,第二季每股純損0.79元。台塑、台化在本業、新台幣強升、轉投資三虧損包袱影響,第二季每股純損均逾1元,其中台塑每股虧1.04元,台化虧1.16元。 綜觀台塑四寶上半年表現,合計營收6,951.29億元、年減6.9%,營業虧損77.57億元、年減283.9%,稅後純損213.23億元、年減236%。 台塑化因首季獲利支撐,累計上半年每股純損0.4元;南亞上半年每股純損0.46元,台塑每股虧1.03元,台化每股虧1.24元。 展望後市,台塑四寶認為,第三季為石化、電子材料需求旺季,而中東地緣政治緩和,原油價格及海運費走跌,美中貿易戰緩和,有利大陸增加出口,加上大陸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並續推擴大
【時報-台北電】輝達成為全球史上首家市值衝破4兆美元的企業,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也躍升全球第十大富豪。AI需求不墜下,獲封「AI之王」的輝達被看好持續成長,市值可望繼續朝5兆美元叩關。 輝達股價9日盤中飆上164.42美元,終場雖收在162.88美元,仍創歷史收盤新高,收盤市值3.97兆美元。當天輝達市值一度衝破4兆美元大關,凌駕蘋果和微軟,成為全球首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企業。10日開盤小漲0.28%至163.33美元。 輝達股價過去五年累計飆漲約1,460%,今年迄今漲幅超過20%。輝達目前占標普500指數權重7.5%,高於蘋果與微軟。 輝達市值觸及4兆美元,持有3.5%輝達股票的執行長黃仁勳,在富豪榜排名也大躍進。據《彭博富豪榜》,黃仁勳個人身家達1,420億美元,躋身該全球富豪榜第十名,緊追在第九名的股神巴菲特之後,黃仁勳淨資產今年來增加276億美元。 Zacks投資管理公司客戶投資組合經理馬爾伯里(Brian Mulberry)指出,「市場對輝達晶片的需求顯然極大,AI邁向下一階段少不了輝達產品,4月以來輝達股價迅速反彈重獲市場關注,它這90天表現相當出色,這是毋庸置疑。」 Mah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9日公布第二波關稅信,宣判菲律賓和巴西等8個國家的命運,稅率在20%至50%之間,台灣不在名單當中。截至目前,川普政府公布的22國最新稅率都較4月下滑,唯獨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巴西與汶萊等5國稅率不減反增。 最新收到關稅通知函的8個國家與稅率如下:菲律賓20%;汶萊和摩爾多瓦25%;斯里蘭卡、伊拉克、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30%,巴西50%。第二波關稅信的對象是美國較小型的貿易夥伴,去年對美國出口的商品金額僅有150億美元。 首批收到關稅信的14個國家稅率在25%至40%之間,日本和韓國皆為25%。川普8日已清楚表示,對等關稅協商大限8月1日不會延期。 除了發給巴西的信函外,其餘關稅信的內容大致相同,通知各國最新稅率,並警告如果報復,美國將會回敬更高的關稅。川普也表示,美國可能考慮調整稅率,「端看美國與貴國的關係」。 菲律賓的稅率由4月時的17%上調至20%,對此菲律賓總統府投資和經濟事務顧問吳詩澤(Frederick Go)表示,菲國致力與美國協商,尋求雙邊協議。菲律賓駐美國大使羅慕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也說,「我們仍計劃透過談
【時報-台北電】隨川普關稅戰進入第二回合延長賽,加上上半年匯率波動大,新台幣兌美元狂升值,金融業對美曝險居海外曝險之冠,在匯損壓力下,金融業持續透過避險策略、股票收入來挽救匯損。金管會10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5月底,銀行、證券業對美曝險明顯增加,壽險業則在匯損壓力加劇下,挾著三項金管會祭出的暫行措施,預期6月半年報將成為上半年金融業「財報修容」的重頭戲。 金管會10日公布截至5月底,銀行業、證券業對美曝險狀況,銀行業高達3兆9,050億元,年增696億元,證券業達904.6億元,年增272.4億元,創下近一年半新高,至於持有大批美債的壽險業對美曝險,金管會表示不便透露,強調今年已祭出多項方案助壽險抗匯損。 銀行局主秘張嘉魁說,美國仍是我銀行業最大曝險國,二至五名依序為澳洲、日本、大陸、香港。截至今年5月底,銀行業對美國曝險金額主要來自授信增加,部位最大是投資,歷史高點仍在今年1月。 針對國銀海外風險控管,除三大常設控管措施,金管會6月24日舉行總經理聯繫會議中,提醒各銀行需密切關注國際經濟情勢變化,滾動式調整曝險策略,並加強海外分支機構及子公司的風險控管,以強化整體監管機制。 保險業方
【時報-台北電】和椿(6215)受惠於機器人相關業務啟動,加上既有自動化設備產品銷售增溫,6月營收來到2.13億元,年增73.44%,第二季營收亦達6億元水準,創十年來單季最高,年增73.9%。和椿表示,已從自動化設備商,將轉型為機器人整合服務提供商。 和椿主要代理各項自動化設備產品,客戶為台灣電子與半導體業者。該公司於2年前看好機器人產業,將相關業務視為第二成長曲線,除了代理相關的產品之外,亦成立機器人應用研發中心。 該公司表示,當「缺工」成為全球產業難題、智慧製造邁入轉型關鍵期,和椿不僅提供設備,亦要憑藉多年技術與場域經驗,轉型為「智慧機器人整合服務提供商」。 近兩年內,和椿陸續代理知名的機器人相關軟硬體產品,例如,普渡、越疆、優必選、日商Telexistence、Mujin機器人AI軟體等,產品涵蓋協作型機器人、移動式機器人、專業清潔機器人及物流補貨機器人。 和椿日前法說會時表示,機器人業務將鎖定智慧製造、智慧物流及智慧零售等場域。 該公司表示,未來以智慧機器人整合服務提供商為定位,將整合多家國際機器人品牌 ,推出多款高彈性模組化解決方案,並落地在飯店、物流、電子製造等場域,協助
【時報-台北電】國銀5月放款縮水3,292億元,創史上單月最高減額。銀行局主秘張嘉魁分析,5月國銀放款較4月大減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新台幣強升造成帳面金額減少、二是市場震盪企業投資縮手觀望、三是企業對未來看法保守加速還款,另存款減額1,083億元也是歷年次高,主要也是受新台幣升值影響。 據銀行局統計,至今年5月底38家國銀放款總餘額達新台幣42兆9,358億元,較上月底減少3,292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月月減最大量,張嘉魁指出,上一次減幅較大是出現在2023年6月、月減1,442億元。張嘉魁指出,就用途別來看,週轉金單月減少3,149億元也是史上月減最大量,減少的主因是企業資金需求趨保守,在國際情勢變化動盪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及政府機關部分標案到期還款及短期資金需求減少;另匯率波動也會影響外幣周轉資金換成新台幣時呈現減少。 5月除購置不動產放款較上月增加109億元,其餘全面縮減,包括購置動產放款、企業投資放款都月減逾新台幣100億元以上,而週轉金更大減逾3,000億元。企業投資也縮手,一方面是近期川普關稅戰引發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企業紛轉為觀望;一方面是企業還款增加,還有部分企業受到匯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美股週四(10日)主要指數收紅,標普、那指再創新高,輝達收盤市值正式突破4兆美元,每股收報164.1美元、漲0.75%,台積電AD...
越南貿易部(工貿部)日前宣布,對原產於中國的部分熱軋捲鋼產品正式徵收反傾銷稅。此次徵稅的稅率範圍在 23.1% 至 27.83% 之間,徵稅期限長達 5 年,並且政策生效日期追溯至 7 月 6 日,此舉被視為維護國際貿易公平規定的重要一步。 越南是中國鋼材出口的最大市場,202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聖路易斯分行行長Alberto Musalem表示,他認為通膨存在上升風險,但目前尚無法確定關稅是否會對物價產生持久影響。Musalem週四在聖路易斯參加由貨幣金融官方論壇組織的討論會時表示,關稅的影響需要時間才能逐漸明朗。有可能到今年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或第二季,關稅的影響仍在逐步滲透到經濟中。聯準會決策者今年以來一直保持利率穩定,但官員們對下半年降息次數的預期已經開始出現分歧。Musalem 5月曾表示,關稅可能抑制經濟成長並削弱勞動力市場,並強調政策制定者需密切關注通膨預期。聯準會官員將於7月29日至30日舉行下次會議。根據期貨合約定價,投資者目前預計其將在9月降息。Musalem週四重申了保持通膨預期穩定的重要性,因為消費者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物價飆升後依然敏感。他表示,關稅對通膨的影響迄今為止較為溫和,但他預計相關影響從6月、7月、8月或9月開始會更明顯地在數據中顯現。Musalem認為,今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對關稅的總體影響有更清晰的認識。他並不尋求完全的確定性,但希望能對方向性有足夠的信心。當被問及政府債務可能如何影響利率和經濟時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9日公布第二波新關稅,台灣還是沒有在名單當中,國人心中忐忑不安,產業界更是焦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以車商為例,民眾都在觀望,希望能調降進口車價,導致車市冷清,業者叫苦連天,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出席公開活動,講重話希望政府能說明目前進度。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那我們全部都配合的狀態之下,假使還不能換到20%(關稅),那我想我們的談判團隊,真的要跟國人道歉。」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話說的重,因為川普再公布關稅名單,台灣依舊不在其中,讓國人很焦急,產業界更是像熱鍋上的螞蟻。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你看看我們的匯率,已經上漲了14%左右,這個等於是一個,所謂的關稅已經加了14%,那假使沒有再加20%,等於三十幾%,這樣子台灣,也許還有所謂的競爭力,那這樣再往上的話,那你的競爭力相對就降低了。」對等關稅稅率,牽一髮動全身,但數字遲遲沒有出爐,各界都在觀望猜測,有傳聞指出美國要求汽車關稅,降到2.5%、甚至完全歸零,讓想要買車的消費者,都在等、想要撿便宜。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說:「不管是新車業者或是二手車業者,其實他們目前的生意都非常的慘淡,那消費者都是在觀望的心態。」理事長補充,雖然近期台幣升值,讓進口商成本降低,但是關稅還沒明朗,消費者不敢貿然下手,導致車子的買氣不佳,多數廠商希望盡速公布,讓買氣回溫,究竟為什麼會卡關,傳出就是農產品談不攏。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說:「像農業這種衝擊很大的事情,可能不單單只有美豬,美牛,譬如說像糧食作物,那我們現在其實不太允許,這種基改作物在台灣,大規模做銷售。」市場傳出除了農產品卡關外,還有美方有政治因素上考量,專家分析美國希望,在區域經濟安全上布局,台灣是關鍵因子,所以還須審慎考量。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雙方也是積極的在磋商跟溝通,那剛剛也提到,就是正在洽約下一次實體談判的時間,所以我們一直都是正面樂觀在看待。」近期國內產業受到,匯率、關稅雙重夾擊,以光學鏡頭廠大立光為例,10日法說會公布第二季營收,營收116.73億元,EPS7.73元,稅後淨利10.32億元,季減84%、年減77%,財報中匯損42.2億元,業者展望第三季,毛利有新機種支撐,但匯率還是關鍵因素,產業界認為,雖然不能控制匯率,但希望關稅能夠捎來好消息。 原始連結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華航(2610)集團2025年6月份合併營業收入為168.92億元,月增1.64%;其中,客運收入102.92億元、貨運收入53.33億元。2025上半年合併營收1,040.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24%,刷新歷年同期紀錄。客運進入暑假旅遊旺季,除傳統度假航點如峇里島、沖繩等需求旺盛,今年在東南亞的吉隆坡、檳城及紐澳的雪梨、布里斯本也特別表現強勁,預估載客率可達9成;東北亞方面同樣受旅客青睞,除日本航線,南韓的首爾、釜山亦是熱門旅遊地點。華航線上夏季旅展現正開跑中,台灣出發各航線優惠76折起,不論是想要海島漫遊、城市探險還是親子樂園,華航官網通通找的到。貨運方面,6月收入新台幣53.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15%。6月適逢第二季末,且臨近美國關稅寬限期大限,廠商避免後續關稅增加提前出貨,間接助益各地飛往美國的貨運市場,加上Al伺服器、半導體設備、汽車材料、鮮活蔬果等空運供貨持續增加,使得6月整體貨運營收表現持穩。華航持續關注市場供需變化,彈性調整航網配置,充分利用客貨機運能,積極爭取包機商機與高價貨源,全力提升貨收與獲利。華航重視公司永續治理,持續精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遠傳電信(4904)2025年6月合併營收為83.02億元;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與稅後淨利延續穩健成長動能,年成長率分別為4.8%、3.3%,達到31.55億元與11.53億元,皆創下單月同期歷史新高。6月份單月每股盈餘(EPS)為0.32元。累計上半年,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為1.1%、5.8%和9.2%,達到512.68億元、188.67億元和66.16億元;不僅合併總營收與合併EBITDA再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同步創下19年同期新高,累計每股盈餘(EPS)達1.83元。2025上半年合併EBITDA、稅後淨利皆超越財測目標,分別達到102.2%與104.4%,維持穩健成長。2025年6月遠傳月租型用戶5G滲透率提升至45.2%,持續穩居業界之冠,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穩健向上,帶動行動服務營收持續攀高,年成長率達1.5%,來到51.28億元,達成自2021年3月以來連續52個月正成長的佳績。遠傳個人數位服務成長動能強勁,遠傳friDay影
【時報-台北電】聯發科(2454)6月合併營收564.34億元,不受匯損、提前拉貨趨緩等干擾,呈年、月雙增,創2022年9月以來新高紀錄;在旗艦級手機晶片出貨暢旺等利多加持下,第二季財測區間順利達標。世芯-KY(3661)6月合併營收受去年高基期影響,年減幅近4成,不過法人看好營運漸入佳境,大客戶第三代訓練晶片有望開始貢獻NRE(委託設計)營收。 法人指出,在AI算力需求熱潮推升下,ASIC將是CSP大廠積極切入的主軸,聯發科、世芯都是市場佼佼者。 聯發科6月合併營收564.34億元,月增24.9%、年增31%;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3,036.8億元,年增16.5%。第二季營收1,503.65億元,季減1.9%、年增12.67%,介於1,472億至1,594億元之財測區間、順利達標。 令市場感到驚艷的是無畏新台幣強升及消費性電子不確定性影響,整體營收規模逆勢走高。法人推測,與輝達合作開發之AI晶片「GB10」進入量產階段,聯發科營收大進補;未來還有ASIC等業務推升營運,供應鏈透露,Google TPU將於9月中Tape-out(設計定案),為聯發科明年成長引擎之一。 世芯-KY 6
金管會公布,本國銀行2025年1~5月稅前盈餘,金額為2384.9億元,年增率為3.4%,仍維持正成長,並創史上同期新高;其中,在四大獲利貢獻來源,國銀的中國分行成為最大的「豬隊友」,今年1~5月年減金額14.3億元、年減率達53.2%,獲利能力嚴重衰退。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計畫於明年上半年推出多項新產品,包括一款廉價版iPhone、兩款新iPad,以及新版Mac。廉價版iPhone暫定命名為iPhone 17e,售價預計與今年推出的599美元機型相若。新iPad產品線將包括一款入門款,以及另一款可接駁Mac螢幕的iPad Air。蘋果亦將推出MacBook Pro與MacBook Air升級版,原定今年上市,現改為明年推出。此外,蘋果計畫最快今年內推出混合實境頭戴裝置Vision Pro的首個硬體升級版本,並將改善頭帶設計,以解決目前佩戴體驗常遭詬病的問題。這款於2023年6月發表、2024年2月上市的裝置,曾被寄予開創新世代的厚望,但市場反應始終平淡。另一方面,蘋果近期亦宣布人事布局,將由1995年加入公司的元老薩比赫‧汗(Sabih Khan)於這個月稍晚接任營運長(COO),全面掌管供應鏈與營運管理。蘋果股價連續兩天小彈0.57%後,週四再漲1.27美元或0.60%,報212.41美元為7月3日以來最高,今年來跌幅縮小至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