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芯:美國若未通過補貼案,紐約晶片廠可能會推遲

MoneyDJ新聞 2022-07-20 10:39:14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Thomson Reuters報導,格芯(GlobalFoundries)執行長Tom Caulfield週二(7月19日)受訪時表示,支持美國晶片業的法案若無法在未來幾週內過關,規劃中的紐約州總部第二座晶片廠可能會被推遲。他指出,美國政府若未提供補貼,建廠時間將會拉長。

Caulfield表示,美國政府與格芯攜手投資、將會加快建廠速度。他說,法國政府迅速決定提供補貼、讓法國12吋合資晶圓廠只花了6個月時間就定案,美國若在去年就通過補貼案、格芯可能會盡早推動紐約廠,而非將注意力轉向法國廠以及新加坡廠擴建案。

格芯週二針對美國參議院就推進《為半導體生產建立有效激勵措施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進行跨黨派程序投票乙事發布新聞稿

Caulfield透過新聞稿指出,週二的投票是一項重要、必要和受歡迎的里程碑,藉以發展與制定強化美國高科技製造業競爭力、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政策,並在美國創造高薪的晶片製造業就業機會。

Caulfield表示,過去兩年明確顯示,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晶片對美國消費者、企業和國家經濟體質都至關重要。

新聞稿顯示,隨著行動裝置、車輛、物聯網(IoT)、5G基礎設施等晶片應用的快速成長,半導體需求呈現大幅擴增。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 N.V.)、格芯7月11日宣布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攜手在意法半導體位於法國Crolles的現有12吋晶圓廠附近打造一座新的12吋廠。

廣告

這座合資廠計畫在2026年底以前達到產能滿載,12吋晶圓年產量上看62萬片。

意法5月在法國巴黎所舉辦的資本市場日上提到,每輛內燃機(ICE)車款平均配置550美元的晶片,電池動力車(BEV)則是配備價值1,300美元以上的晶片。意法預期2025-27年的高成長領域包括車用、工業用以及個人電子與CECP(通訊設備與周邊)。

晶圓代工大廠格芯5月10日公布的2022年第1季營收、調整後毛利率、調整後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盈餘)利潤率皆創下歷史新高。

格芯(GFS.US)週二上漲3.90%、收46.85美元,創6月15日以來收盤新高;盤後續漲0.62%至47.14美元。

意法半導體(STM.US)週二上漲5.33%、收34.37美元,創6月15日以來收盤新高;盤後續漲0.61%至34.58美元。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聯發科/英特爾成策略夥伴 台積:業務往來不受影響

研調:經歷十年發展,台積電28nm晶片仍擁可觀收益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