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再談全球化 曾對拜登「一句話」感到刺耳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整理報導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週二(4日)上午出席工商協進會活動,並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發表演講。張忠謀從全球化的歷史到對世界的優劣進行分析,談到過去幾十年「全球化」對人類的影響,同時也預測未來的「全球化」定義。

張忠謀分析,全球化概略可分為3階段,第1階段是自1492年到1800年,由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展開;第2階段是自1800年到2000年,工業革命影響開始加劇;第3階段則是2000年以後,是由非西方國家、非白種人主動。其中,促使全球化的原因,只有柏林圍牆倒塌是與地緣政治有關,其餘都與技術有關,如:數位化等等。

張忠謀提及,全球化雖讓幾十億人民脫貧,幾乎所有國家的生活水準都大有進步;但也讓收入與財富集中的狀況加劇。張忠謀舉例,1980年代以前,大公司CEO的收入是基層員工的40倍,但如今卻是400倍,因如今的公司比過往大得多,但員工薪水依然只照生活指數調整;這導致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不平等」的感覺更加嚴重。

去年12月,張忠謀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移機典禮」時,曾說出「全球化已死」的評論。圖片來源:台積電

張忠謀進一步說明,「全球化」帶來的話處包括:修昔底德(Thucydides)陷阱,指的是既有強權跟崛起強權的戰爭。張忠謀以目前的「美中爭鬥」為例,全球化雖使美國受惠,但中國也受惠,美國看著中國受惠更多,若不戰爭,也要先把對方打回去。

張忠謀認為,全球化是早期「各國不顧國界, 追求商業利潤及承擔商業風險,致力追求的目標」。過去數年來,全球化持續減低,美國種種措施,都是反全球化。張忠謀提及去年台積電於美國亞歷桑納州舉行「移機典禮」,邀請美國總統拜登致詞,拜登首先謝謝台積電赴美投資,隨後話鋒一轉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工會也跟著回來」,讓張忠謀聽了有點刺耳。

美國總統拜登受邀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的「移機典禮」。圖片來源:台積電

張忠謀表示,全球化基礎在於「各持經濟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但現在國家安全、科技領先(與國家安全有關),以及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在全球化之上。因此目前全球化應重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不傷害本國現在或未來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 ,也允許外國產業及服務進入本國」。張忠謀在簡報最後反問,「這樣的演變下,還能算全球化嗎」?儘管沒有正式做出結論,似乎也在呼應張忠謀去年曾說出的「全球化已死」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