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藝術牆 細說拉美島
近年屏東離島小琉球遊客暴增,帶來錢潮卻傷害生態,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甚至大銳減,為此,台灣咾咕嶼協會利用千餘個海廢在環島公路打造「拉美島事件」圖騰藝術牆,盼藉人文視角將遊客帶往陸域,減輕水域乘載壓力。
台灣咾咕嶼協會理事長蔡俊吉指出,遊客到小琉球幾乎都是玩水、看海龜,導致潮間帶乘載壓力過大,依中央大學的研究可看出,光是肚仔坪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近5年就銳減8成,目前只剩海膽跟海參可看。
蔡俊吉說,曾有朋友問他,小琉球除了水域遊憩外,還能玩什麼?這令他聯想到,小琉球的導覽員幾乎以介紹生物、植物為主,很少有人文導覽,於是他與團隊討論後,決定用海廢在環島公路打造講述「拉美島事件」的藝術牆,讓遊客重新認識小琉球,也將大家從水域帶往陸域,減少潮間帶的踩踏,盼大家一起注重自己腳下的土地與環境,就像先人熱愛土地般。
蔡俊吉介紹,400年前小琉球被稱作「拉美島」,島上住有一群馬卡道平埔族人,卻遭荷蘭東印度公司攻擊,期間族人為自衛而躲進天然洞窟內,不料遭對手煙燻、斷糧,堅持數日後多數人難逃一死,魂斷洞窟,而這也就是烏鬼洞的由來。
為呈現這段歷史,蔡俊吉與團隊將平常淨灘蒐集到的海廢當材料,在環島公路近烏鬼洞處,以911個海廢浙江浮球及476個瓶蓋打造出長10公尺、寬1.8公尺的「拉美島事件」創作藝術牆,有別於大家對小琉球滿是海洋風格的印象,改以古文明圖騰的方式呈現。
此外,蔡俊吉也與民宿業者合作,協助訓練導覽員,讓藝術牆不是佇立在那而已,而是有人介紹,進而廣為人知。
「很期待!」陳姓民宿業者說,小琉球的遊客雖然很多,但也害怕有天大家會對看海龜膩了、或是生態破壞光了,所以有另種觀光發展也不錯,小琉球推觀光確實不能侷限在水域遊憩上。